[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试防水产品的测试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8793.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钊;沈祖勇;王向荣;盛双星;冯玉林;梁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能达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N15/08;H04R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廖苑滨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宝龙四路3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控制机构 防水透气膜 测试治具 防水产品 治具本体 控制器 音孔 本实用新型 测试 滴水 防水测试 内部气压 上下移动 顺序设置 同轴连接 外部空气 音孔位置 连接件 水分子 水滴 滴入 封堵 面盖 贴装 抽取 监测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防水产品的测试治具,所述测试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气动控制机构和滴水控制器,其中所述治具本体包括从下往上顺序设置的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所述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通过连接件同轴连接,所述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由气动控制机构控制上下移动。通过设置气动控制机构和滴水控制器,在产品面盖的受音孔处滴入水滴,封堵防水透气膜外部受音孔空间,既避免该产品在抽取内部气压进行防水测试时,外部空气从受音孔位置通过防水透气膜进入至产品内部,又能有效监测贴装在产品内部的防水透气膜是否良好,以及是否能有效防止水分子进入产品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测试防水产品的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治具是为配合产品生产,验证产品品质时所用到的辅助工具。根据产品的功能进行设计开发配套对应的测试功能,确认产品功能是否完善的治具为功能治具,因此防水产品的防水性能检测也必不可少的需要用到防水检测治具,众所周知,业界针对防水产品内置麦克风的防水保护设计,广泛采用在产品的受音孔与麦克风之间的位置贴装防水透气膜,达到外部语音能通过空气介质穿透至产品内部输送给麦克风受音壁、同时隔绝液体分子从受音孔位置进入机器内部,避免麦克风功能失效等功能不良。如图1所示,防水产品包括从上往下层叠设置的产品面盖1’、产品面壳2’、防水透气膜3’和麦克风4’,在对应麦克风4’的位置、所述产品面盖1’上还开设有受音孔5’。
由于防水透气膜3’与麦克风4’均是独立体物料,在产品内部接触式组装后,防水透气膜3’与麦克风4’的受音壁之间无法完全达到高精度密封,现有技术中的治具用于防水测试的通过率较低,需维修数量比例可高达20%。防水产品以某主流数字终端对讲机为例,现有防水测试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产品经防水测试仪器的不合格品,需人工吹气泡水检查漏气位置,并依据是否由防水透气膜3’外面的受音孔5’位置漏气,来重新判定是否为不良品,治具在防水检测中需要配合人工操作,而人工判定过程中,受人员技能影响,存在概率性误判,出现产品防水性能质量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地用于测试防水产品的测试治具,包括气动控制机构和滴水控制器,采用从防水产品的外部滴水至受音孔的位置,封闭受音孔达到封堵防水透气膜的目的,再进行产品防水性能测试作业,有效避免由产品内部麦克风受音壁与防水透气膜之间的间隙导致的外部空气泄露至产品内部,大幅度减少测试仪器一次性测试后出现的待进行复判的不合格品,高效筛选出测试良品与不良品,减少人工复判作业,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测试防水产品的测试治具,所述测试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气动控制机构和滴水控制器,其中所述治具本体包括从下往上顺序设置的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所述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通过连接件同轴连接,所述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由气动控制机构控制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治具本体还包括盒体,所述气动控制机构和滴水控制器装载在盒体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块固定在盒体的上端面,第一板块的上端面用以承载固定待测防水产品。
优选地,所述治具本体还包括两个开关按钮。
优选地,所述开关按钮分别设置在盒体的两侧,同时按压才能启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块的下端面设有仿形产品上表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之间设有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气动控制机构还包括出气管和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能达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能达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8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