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主充电对接头及自主充电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7811.1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4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朱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香宁国际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15;H01R13/2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插针 充电座 对接头 对接槽 滑块 负极弹簧片 正极弹簧片 充电座体 固定底板 接触片 相抵 本实用新型 充电技术 负极金属 绝缘设置 匹配连接 正极金属 外周面 偏移 槽壁 滑槽 晃动 机器人 配合 | ||
1.一种自主充电对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插针(100)和用于固定所述充电插针(100)的固定底板(200),所述充电插针(100)位于所述固定底板(200)的一侧;
所述充电插针(100)远离所述固定底板(200)的端部设有正极弹簧片(321)和负极弹簧片(322),所述正极弹簧片(321)和所述负极弹簧片(322)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线;
所述充电插针(100)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个滑块(110),所述滑块(110)与所述充电插针(100)绝缘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充电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针(100)远离所述固定底板(200)的一端设有橡胶棒(300);
所述橡胶棒(300)包括同轴设置的圆柱部(310)和圆锥部(320),所述圆柱部(310)与所述充电插针(100)相连,所述正极弹簧片(321)和所述负极弹簧片(322)均设置于所述圆锥部(3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主充电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部(310)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吸附层(3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主充电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针(100)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套(120),所述滑块(110)设置于所述绝缘套(1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主充电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0)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结构,所述滑块(110)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滑块(110)间隔且呈圆周布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充电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200)用于固接所述充电插针(100)的端面的边缘处设有定位凹槽(210)。
7.一种自主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体(400),所述充电座体(400)上设有与充电插针(100)相配合的对接槽(410),所述对接槽(410)的槽壁上设有与滑块(110)相配合的滑槽(4111);
所述对接槽(410)内设有与正极弹簧片(321)相抵接的正极金属接触片(420)和与负极弹簧片(322)相抵接的负极金属接触片(430),所述正极金属接触片(420)和所述负极金属接触片(430)上分别连接有第二导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主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410)位于上部的槽孔为与圆柱部(310)相匹配的柱状槽孔(411),所述对接槽(410)位于下部的槽孔为与圆锥部(320)相匹配的锥状槽孔(412);
所述锥状槽孔(412)的槽壁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正极金属接触片(420)的第一存放槽和用于放置所述负极金属接触片(430)的第二存放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主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体(400)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环(500),所述定位环(500)的上表面粘贴有充气层(600),且所述充气层(600)的上表面粘贴有储油层(70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主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体(400)内设有用于为所述充电座体(400)降温的冷却液管(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香宁国际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香宁国际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78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体动触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矩形连接器安装的螺钉同步旋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