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旋转式取件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3493.1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8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4B41/00;B65G47/74;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黄国亮 |
地址: | 51135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块 转动架 夹具 往复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 汽车车门 定位腔 上端面 旋转式 连线 取件 水平方向布置 生产工序 外侧端面 占地空间 上端 无间断 转动轮 转动轴 倒L状 铰接 取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旋转式取件专机,包括机架和铰接在机架上端面的转动架,所述机架内布置有往复驱动组件,所述往复驱动组件通过转动轴与转动架的转动轮连接,转动架的上端面布置有两个夹具,各所述夹具包括呈倒L状布置的两块第一定位块和一块第二定位块,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定位块的上端面布置有第一定位腔,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外侧端面布置有第二定位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少,可和生产工序连线,实现连线无间断取出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取件设备,特别是一种汽车车门旋转式取件专机。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在生产加工时,先生产出各部件,再将这些部件经过焊接、打磨等一系列工序后组装成门框总成。
以往,各部件的焊接、打磨一般都是采用人工上、下件。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手逐渐替代人工操作。一般来说,机械手在上料区夹取工件后,将其送至焊接治具或者打磨治具进行焊接或打磨后,机械手将工件取下,放到下料输送带,下料输送带将工件输送至指定位置。上述机械手的操作,需要大的空间才能实现。由于焊接和打磨会产生气味、灰尘等,一般处于密闭的空间内操作。现需要一种占地空间小的取件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门旋转式取件专机,其占地空间小,配合机械手可实现取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车门旋转式取件专机,包括机架和铰接在机架上端面的转动架,所述机架内布置有往复驱动组件,所述往复驱动组件通过转动轴与转动架的转动轮连接,转动架的上端面布置有两个夹具,各所述夹具包括呈倒L状布置的两块第一定位块和一块第二定位块,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定位块的上端面布置有第一定位腔,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外侧端面布置有第二定位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气缸、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通过连接块安装在气缸的驱动端,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安装在转动轴的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布置有警示器和感应器,所述转动架的下端面布置有与感应器相匹配的检测器,所述感应器通过电线与警示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架的上端面布置有一个立板,两个夹具分别布置在所述立板的两个侧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板上开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通过透明塑料件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竖直布置的转动轴,往复驱动组件驱动转动轴,转动轴带动转动架转动,将立板的一个夹具位于焊接工作区或者打磨工作区,机械手将工件放到夹具后,往复驱动组件驱使转动架转动,将工件带出焊接工作区或者打磨工作区,操作人员将工件取下,实现旋转式取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少,可和生产工序连线,实现连线无间断取出工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3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门框总成焊接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自动点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