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芯片加液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4150.9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7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屈中海;贾卫云;葛志斌;张加伟;王乾芬;张成光;胡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成光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侯立曼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芯片 容置格 托板 主导液槽 导液槽 加液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 反应单元 开口 有效地减少 顶部敞口 污染问题 相接位置 挡板 对称轴 导液 翻折 滑出 夹取 加液 下凹 向内 连通 转运 工作量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芯片加液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单元和载运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中部沿托板的延伸方向设有下凹的主导液槽,且所述托板能够以所述主导液槽为对称轴向内翻折,所述主导液槽的两侧分支设有若干分支导液槽,所述分支导液槽的末端连通至用于放置生物芯片的容置格,所述容置格与分支导液槽的相接位置处设有用于导液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设有用于防止生物芯片滑出所述容置格的挡板,所述容置格的顶部敞口设置。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减少了加液反应的工作量,且兼具转运生物芯片的功能,无需再夹取生物芯片,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芯片加液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芯片送入检测系统之前往往需要加入试剂进行生化反应,在加入一种液体试剂反应完成后,需要排出该液体试剂的残余,再加入第二种液体试剂……目前实验者多是在生物芯片的生化反应完成之后,再夹取生物芯片放入容器内,然后转移到检测室进行检测,操作繁琐,且容易污染生物芯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生物芯片加入液体试剂反应存在操作繁琐等问题,提供一种生物芯片加液反应装置,有效地减少了加液反应的工作量,且兼具转运生物芯片的功能,无需再夹取生物芯片,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芯片加液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单元和载运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中部沿托板的延伸方向设有下凹的主导液槽,且所述托板能够以所述主导液槽为对称轴向内翻折,所述主导液槽的两侧分支设有若干分支导液槽,所述分支导液槽的末端连通至用于放置生物芯片的容置格,所述容置格与分支导液槽的相接位置处设有用于导液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设有用于防止生物芯片滑出所述容置格的挡板,所述容置格的顶部敞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容置格内靠近所述开口的前半段为向下倾斜的斜缘段,远离所述开口的后半段为水平设置的平台段,所述斜缘段用于导流液体向下流到开口内。
优选地,所述斜缘段采用下凹的弧面设计。
优选地,所述托板的两端以所述主导液槽为对称轴对称设有两侧板,所述侧板与托板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载运单元包括相对设置且相贴合的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和盖板的同侧相铰接,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托板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托板置于凹槽后,托板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覆盖有隔离膜和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首先,本实用新型针对生物芯片的加液反应过程设置了专用的残余液体导出结构,即所述主导液槽的两侧分支设有若干分支导液槽,由此容置格内的残余液体流出至分支导液槽内,再汇总到主导液槽内,而且所述托板能够以所述主导液槽为对称轴向内翻折,该设计有助于残余液体在重力作用下顺利流动,避免滞留在分支导液槽内;为了使得残余液体全部排出容置格,本实用新型对容置格的结构也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其中平台段主要用于水平制成生物芯片,在加液反应完成后,向内翻折托板,使得生物芯片向下倾斜(即朝向主导液槽的一端朝下),残余液体向下流动至开口处,也有少部分残余液体会流到斜缘段,而由于斜缘段倾斜向下且呈中间下凹的弧面设计,因此流到斜缘段的残余液体也会顺势流到开口处,进而通过开口流到分支导液槽,最终汇总到主导液槽内,再倒掉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上述残余液体导出结构的设计能够充分地排出残余液体,不会影响生物芯片下一步的加液反应或者检测要求。进一步地,为避免生物芯片在来回转移过程中受到污染,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载运单元,完成加液反应的生物芯片无需移出,直接随托板一起放入底板内的凹槽,然后依次覆盖隔离膜和垫片,盖上盖板即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成光,未经张成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41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回弹聚氨酯制备用反应釜的快速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四元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