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锂蓄电池组内置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2814.X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4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恒;唐晨光;汪鲁才;李禹;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涌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蓄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 管理装置 环形数据 内置 电池组保护电路 电池保护电路 电池使用寿命 可控充电电路 装置数据总线 查询操作 超级电容 电池串联 独立充电 放电均衡 检测工序 使用性能 数据环网 限压电路 主控制器 并联 分容 电路 网络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多功能锂蓄电池组内置管理装置,它包括主控制器、可控充电电路、电池保护电路、电池组保护电路,且本装置数据总线形成环形数据网络;同时还包括有电池串联限压电路和超级电容电路;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锂蓄电池组的任意串、并联,并且装有该装置的锂蓄电池组可以不再需要分容检测工序;同时具有数据环网、独立充电与放电均衡功能,不但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性能,而且在环形数据下查询操作更为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的电源技术领域与新能源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锂蓄电池组内置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锂蓄电池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它具有更为环保、高效充放和环境适应等功能,但作为锂蓄电池组来说,还是存在不少技术问题:
1、由于锂电池的特性决定它无法单独应用,需要安装保护装置,即使安装了保护装置也无法像使用铅酸蓄电池一样进行串联,只能实现内部电池(电芯)的串联,改变电压需要更换所有电池,而且锂蓄电池组对锂电池单组一致性要求很高;
2、锂蓄电池组的容量(AH)由最小容量锂电池单组决定(短板效应),生产时要进行分容检测并筛选容量一致的锂电池单组组成锂蓄电池组才能有相对较好一些的性能,即便如此电池单组对整个蓄电池的影响依然很大;
3、目前锂蓄电池组的总放电量取决于容量最小的那块电池的放电能力,当电池组中的某块电池容量大幅下降时,锂电池组的容量也将大幅下降;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锂蓄电池组的应用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锂蓄电池组内置管理装置,它能实现锂蓄电池组的任意串、并联,并且装有该装置的锂蓄电池组可以不再需要分容检测工序;同时具有数据环网、独立充电与放电均衡功能,不但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性能,而且在环形数据下查询操作更为便捷。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锂蓄电池组内置管理装置,它包括主控制器、可控充电电路、电池保护电路、电池组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端分别连接到锂电池单组正极与负极,所述可控充电电路的(+)(-)端分别连接锂电池单组正极与负极;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的过充断开端连接到可控充电电路的充电断开端和主控制电路的过充检测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的过放断开端连接到主控制电路的过放检测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的过充保护端连接电池组保护电路的充电断开端和主控制电路的充电控制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的过放保端连接电池组保护电路的放电断开端和主控制器电路的放电控制端,所述电池组保护电路的(-)端连接蓄电池组负极,所述电池组保护电路的(+)连接锂电池组的负极;所述可控充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组正极,所述可控充电电路的接地端连接蓄电池组负极,所述可控充电电路的检测输出端连接主控制器电路的充电检测端,所述可控充电电路的充电控制端连接主控制器电路的充电控制端;所述电池组保护电路的电流检测端连接主控制电路的总电流检测端;所述主控制器电路的电源(+)端和电源(-)端分别接蓄电池组正极和蓄电池组负极,所述主控制器电路的数据总线_入端接另一个电池组的数据总线_出端或是接外部控制系统的数据总线_出端,所述主控制器电路的数据总线_出端接另一个电池组的数据总线_入端或是接外部控制系统的数据总线_入端;本装置的数据总线形成环形数据网络。
进一步的,它包括电池串联限压电路,所述电池串联限压电路的PWM控制端连接主控制器电路的限压PWM输出端,且电池串联限压电路的(+)(-)分别接蓄电池组正极和蓄电池组负极。
进一步的,它包括超级电容电路,所述超级电容电路(+)(-)分别接蓄电池组正极和蓄电池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可控充电电路和电池保护电路的数量与锂电池单组的数量一致,主控制器电路过充检测端、过放检测端、充电控制端和充电检测端的数量与锂电池单组的数量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涌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涌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28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