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具有浅槽的不粘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0974.0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0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韩体壮;夏正新;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勇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442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具有 不粘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具有浅槽的不粘锅,包括不粘锅锅体。不粘锅锅体与可容物接触的内侧面通过光能烧灼有宽度和深浅不一的浅槽,浅槽截面呈成螺纹状或直线排列,浅槽深度、密度0.007‑600微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粘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表面具有浅槽的不粘锅。
背景技术
“不粘锅”的问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不必再担心煎鱼时鱼粘在锅壁上,或者煮饭时饭粒与锅体发生粘连,或者作为工业容器时与其他物质粘连。其实,这种不粘锅与普通锅的外型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仅仅是在锅内侧表面多涂了一层聚四氟乙烯或金属涂层、镀层。
现有技术中的不粘锅仅仅是在锅的表面涂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或金属涂层、镀层,当锅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或与操作工具摩擦就会脱落,从而失去不粘特性。同时,脱落的聚四氟乙烯或金属涂层会污染食物,给人类健康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具有浅槽的不粘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表面具有浅槽的不粘锅,包括不粘锅锅体,不粘锅锅体与可溶物接触的内侧面通过光能烧灼有宽度和深浅大小不一的浅槽。
优选的,所述浅槽的截面呈V形。
优选的,所述浅槽的截面呈U形。
优选的,所述浅槽的截面呈C形。
优选的,所述浅槽的的截面宽度、深度均为0.007-600微米。
优选的,所述浅槽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浅槽大小不一致。
优选的,所述浅槽成螺纹状排列在锅内侧。
优选的,所述浅槽成直线排列在锅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充分利用了空气动力学和物理学,利用光能在金属、人工合成材料表面烧灼出0.007-600微米的浅槽。这种方法减少了生产环节,不仅节省材料和能源,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利用光能在锅内测烧灼出0.007-600微米浅槽,使锅具有不粘功能,从根本上规避了目前通过涂料、镀层实现不粘弊端;
3、避免了聚四氟乙烯或金属涂层、镀层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或与操作工具摩擦脱落污染食物,有利于人类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不粘锅的浅槽示意图。
图中:不粘锅锅体1,浅槽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表面具有浅槽的不粘锅,包括不粘锅锅体,不粘锅锅体与可溶物接触的内侧面通过光能烧灼有宽度和深浅大小不一的浅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浅槽的截面呈V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浅槽的截面呈U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浅槽的截面呈C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浅槽大小一致。
更进一步的,所述浅槽大小不一致。
更进一步的,所述浅槽成螺纹状排列在锅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勇,未经马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0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监控的预应力构件
- 下一篇:可调色温和显指的LED光源模块及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