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6128.1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8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周璇;崔鹏;龚浩;陈涛;吴朝阳;高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氧区 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好氧区 脱氮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污泥出口 污水进口 预缺氧区 生化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技术 出水总氮 功能分区 脱氮效果 污泥回流 污泥进口 污水出口 依次连通 重新设计 消化液 厌氧区 拆除 达标 停留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缺氧区、厌氧区、一级缺氧区、二级缺氧区以及好氧区;所述好氧区的两个污水出口分别与第一SBR区的污水进口和第二SBR区的污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SBR区的污泥出口和所述第二SBR区的污泥出口均通过污泥回流渠与所述预缺氧区的污泥进口连通;所述好氧区通过消化液回流渠分别与所述一级缺氧区和所述二级缺氧区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在不拆除现有生化处理系统的情况,对MSBR功能分区进行重新设计,增加了缺氧区的停留时间,提高了脱氮效果,保证出水总氮长久稳定达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MSBR(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是一种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污泥浓缩区、污泥预缺氧区、厌氧区、厌氧/缺氧区、好氧区、两个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区这7个单元,具有集约化设计,占地面积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我国有一些工程案例,如盐田污水处理厂;然而,实际工程应用中,普遍存在不能保证出水总氮(TN)稳定达标的情况。
近几年,随着对污水厂出水TN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TN已被纳入污水厂出水在线监测指标,保证出水TN稳定达标也成了选择工艺的主要条件。
要去除污水中的TN,主要是保证充足的碳源,以及缺氧区具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该项技术设计的缺氧区停留时间过短,不利于微生物反硝化脱氮,不能保证出水TN稳定达标。对于进水氨氮浓度较高的污水,为了保证出水TN稳定,只能大量投加碳源,但运行费用较高。同时TN的去除通过序批池及缺氧池共同作用,而缺氧池停留时间较短,难以满足脱氮要求,这些都限制了MSBR工艺适用于进水氨氮浓度较低的污水处理。此外,由于微生物脱氮除磷过程均需碳源,而常规污水处理工艺中,碳源一般是单点进水形式,导致反硝化区域碳源不足,特别是低碳氮比的污水,需补充大量碳源。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不全部拆除现有生化系统条件下全新的具有高脱氮效率的集约化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有效地提高脱氮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缺氧区、厌氧区、一级缺氧区、二级缺氧区以及好氧区;所述好氧区的两个污水出口分别与第一SBR区的污水进口和第二SBR区的污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SBR区的污泥出口和所述第二SBR区的污泥出口均通过污泥回流渠与所述预缺氧区的污泥进口连通;所述好氧区通过消化液回流渠分别与所述一级缺氧区和所述二级缺氧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缺氧区设有若干第一消化液进口,各所述第一消化液进口均通过所述消化液回流渠与所述好氧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缺氧区设有若干第二消化液进口,各所述第二消化液进口均通过所述消化液回流渠与所述好氧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预缺氧区通过泥水混合液回流渠与所述一级缺氧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预缺氧区、所述一级缺氧区、所述二级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均设有进水口,各所述进水口均与进水渠连通。
更进一步地,各所述进水口分别通过对应的套筒阀与所述进水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设有穿墙泵,所述穿墙泵的一端设有拍门,另一端与所述消化液回流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预缺氧区内设有潜水搅拌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在不拆除现有生化处理系统的情况下,对MSBR功能分区进行重新设计,增加了缺氧区的停留时间,提高了脱氮效果,保证出水总氮长久稳定达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6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废弃物生物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A2O模块化实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