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模具用对花线引线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4806.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4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姚辉松;宁新光;姜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申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模具 引线工装 花线 画线 圆形工件 侧向 本实用新型 企业生产 生产效率 错误率 画线尺 两侧面 支撑体 对花 游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模具用对花线引线工装,包括画线尺(100),支撑体(200),游标引线尺(300)。可实现在圆形工件单侧向圆形工件上下两侧面向心引画线的功能,通过此种对花线引线工装可实现快速、准确地对花引线标画,具有操作便捷、降低手工画线的错误率,提高轮胎模具产品的生产效率,及降低因操作人员引画线的错误给企业生产带来损失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模具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模具用对花线引线工装。
背景技术
轮胎等的模具加工过程中需要由侧面向模口面,或由内模口向外圆面引线。常规的引线手法为画线技术操作人员用直角工具将模具对花线引至加工面。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模具引线需要专业的画线技术操作人员使用常规画线工具将模具单侧对花线引线至要加工的面,操作过程复杂且对画线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比较高。如果引线错误或引线误差太大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模具加工报废。
由于现有技术的工具存在对技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画线的精准度不稳定,且工作效率低,最终影响模具的生产加工效率和产品合格率等问题,亟待对操作工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以快速解决轮胎模具加工引线难题,实现简单操作、精准对花定位并快速引线的工装工具。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的可操作性强,使用技术门槛低,将专业的工作变的简便高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由引线所导致的不良产品的发生几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花线引线工装,包括画线部、支撑部及游标引线部;所述画线部、所述支撑部及所述游标引线部分别形成相对位置可变的连接;所述画线部具有画线及导向作用;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与模具定位面形成点接触的支撑构件,以形成对所述对花线引线工装的支撑作用;所述游标引线部包含在所述支撑部的一侧突出形成的引线定位构件,所述引线定位构件可与基准点或基线对齐。
工作时,通过所述支撑部将所述对花线引线工装固定在模具外圆或内圆基准线引线侧面;通过游标引线部在基准引线的直线上定位,即将所述游标引线部的所述引线定位构件上的引线定位侧与基准引线对齐;调解所述支撑部的所述支撑构件;将所述画线部与模具待引画线表面贴紧靠齐,通过所述画线侧将基准引线引画线至待加工工件表面。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画线部可为尺或其类似物形式构成,即所述画线部具备至少一个侧棱线保持在一个平面内,以提供画线基准。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画线部可以为直的构件,例如选自直尺等。
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画线部可以为在所述引线定位侧和所述画线侧所在的平面维度内具有挠性或可以弯折,例如选自挠性尺、折叠尺等。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画线部可以为固定长度或可变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游标引线部在所述画线部上的位置可调解变动,从而实现根据需要引线的圆径或空间不同,而灵活调节游标引线部的位置。通常需要保证所述画线部的尺身与所述游标引线部的引线尺身基准侧始终在同一个平面内,但如有特定的需要,也可以选择以可量化或标记或可参照对照物的方式改变上述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游标引线部可以整体成型,也可由多个构件组成。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游标引线部的引线尺与其连接端形成为可定向定量旋转的连接。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游标引线部形成为使引线尺的对花引线可伸缩的连接。
另外,所述支撑部的支撑构件可以选择以在支持部的支撑架上固定的方式,此时形成支撑接触点的连线与所述画线部的尺侧棱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且到该平面的距离相等。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支撑部的支撑构件还可以相对位置可调的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申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申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48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