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应急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2485.2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2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徐锋;周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娜拉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壳体 抱杆 馈线 应急通信设备 本实用新型 收纳部 子站 天线 体内 射频拉远装置 隔板 可拆卸连接 顶部设置 多层隔板 方向设置 方向延伸 提升信号 需要信号 收纳 覆盖 开口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应急通信设备。该便携式应急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子站。子站包括:第一壳体、至少两个射频拉远装置RRU、抱杆和馈线,第一壳体一侧开口,第一壳体内沿第一方向设置有多层隔板,RRU设置在不同的隔板上或壳体内的底部,抱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外表面,另一端沿远离第一壳体的方向延伸,抱杆的顶部设置有天线,第一壳体设置有收纳馈线的收纳部,馈线位于收纳部内,馈线用于连接RRU与抱杆上的天线,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一壳体的高度方向。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至少两个RRU和抱杆集成在第一壳体上,可以对线路、RRU等器件进行保护,并且在需要信号覆盖的区域不需要再进行各器件的组装,提升信号覆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应急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使用的4G应急方案主要为应急通信车和集装箱基站这两种方式进行应急保障。但是应急通信车无法进入室内和广场区域,应急通信车逐渐失去了优势,并且通信车的容量也无法支撑多个小区的扩容需求应急。
因此,亟需一种便携式应急通信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应急手推车,旨在能够满足4G信号应急需求。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应急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子站,子站包括:第一壳体、至少两个射频拉远装置RRU、抱杆和馈线,第一壳体一侧开口,第一壳体内沿第一方向设置有多层隔板,各RRU设置在不同的隔板上或壳体内的底部,抱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外表面,另一端沿远离第一壳体的方向延伸,抱杆的顶部设置有天线,第一壳体设置有收纳馈线的收纳部,馈线位于收纳部内,馈线用于连接RRU与抱杆上的天线,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一壳体的高度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子站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池组件,第一电池组件位于隔板上,第一电池组件沿第一方向位于各RRU的背离底部的一侧,第一电池组件与各RRU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各隔板与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均为镂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子站进一步包括: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包括多个开关,各开关通过导线一端连接于第一电池组件,另一端连接于一个RRU。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一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一个48V50AH铁锂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抱杆包括依次套设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第三套筒位于第二套筒内,且可沿第一方向伸缩,第二套筒位于第一套筒内,且可沿第一方向伸缩,第一套筒连接于第一壳体,天线连接于第三套筒,抱杆的可伸缩高度为1m~5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天线与第三套筒转动连接,以调整天线的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一套筒沿第二方向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沿第二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螺纹孔,通过固定板与螺栓以使抱杆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外表面,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各RRU为不同频段的RRU。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一壳体的侧面为透明有机玻璃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进一步包括母站,母站包括第二壳体、基带处理装置BBU和分组传送装置PTN,第二壳体一侧开口,开口的相对的两侧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孔,BBU与PTN均通过连接孔与螺栓连接于第二壳体,BBU沿第一方向设置于PTN的背离第二壳体的底部的一侧,BBU与PTN电连接;子站为两个,各子站通过光纤连接于BBU。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母站还包括第二电池组件和电源转换装置,第二电池组件位于第二壳体内的底部,电源转换装置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电池组件与PTN之间,第二电池组件通过电源转换装置与BBU和PTN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2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执法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自保护式电加热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