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机器人自主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7960.7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8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宏;李瑞峰;梁凤顺;王志斌;吴荣杰;陶金;陈泰山;林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庄俊佳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装置 移动机器人 安装座 直线轴承 充电柱 机器人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充电桩 充电器 微动限位开关 充电操作 固定装设 滑动装设 压缩弹簧 电连接 下方向 底端 护罩 撞针 成功率 市电 配合 充电 对准 延伸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移动机器人自主充电装置,包括机器人端的充电装置和固定端的充电桩,充电桩固定装设于地面,并与市电相电连接,机器人端的充电装置配合装设在移动机器人上,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柱、压缩弹簧、底板、安装座、直线轴承、撞针、微动限位开关以及护罩,安装座固定装设在该底板上部,直线轴承配合装设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充电柱沿所述直线轴承的上、下方向滑动装设于安装座上,且该充电柱的底端延伸出移动机器人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精巧实用,设计合理新颖,不仅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充电操作,而且进一步地提高自主充电对准速度及成功率,避免充电器虚搭情况,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机器人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机器人自主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较强智能的移动机器人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扫地机器人,该类移动机器人大多采用可充电电池作为电源,由于受电池容量的限制,移动机器人在连续运行若干小时后进行充电。因此,该类移动机器人产品通常配备了充电基座,移动机器人会在低电量的时候自动寻找、识别充电基座并为自己充电。
目前,移动机器人自动识别、定位充电基座的主要方法有:基于红外的自动回充、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回充以及基于视觉的自动回充,现有回充方式,受限于硬件条件,重复定位精度皆不高,如激光雷达,目前成熟产品最高可达到10mm重复对位精度,其余定位方式精度也大致止于此,但此精度一般难以达到自主充电充电极准确对接的要求。
为克服此问题,常用的方式是增大充电极尺寸、多次对正等方式,但这么做一方面增加自主充电时间,过大的充电极影响美观,另一方面,不能保证充电极的有效接触,存在两片充电极轻微“搭”在一起的情况,若充电极“搭”在一起,常规电压检测因电极接触便可检测到变压,从而开始充电,但是因为充电极只是“搭”在一起,实际接触面积极小,便存在打火花的情况,破坏充电极,并且移动机器人稍微以为移动,充电便会停止。
针对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机器人自主充电装置,提高自主充电对准速度及成功率,避免充电器虚搭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移动机器人自主充电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机器人自主充电装置,包括机器人端的充电装置和固定端的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固定装设于地面,并与市电相电连接,所述机器人端的充电装置配合装设在移动机器人上,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柱、压缩弹簧、底板、安装座、直线轴承、撞针、微动限位开关以及护罩,所述安装座固定装设在该底板上部,该直线轴承配合装设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所述充电柱沿所述直线轴承的上、下方向滑动装设于安装座上,且该充电柱的底端延伸出移动机器人的底部,所述压缩弹簧配合套设于充电柱上,所述撞针固定装设在充电柱的上端部,该撞针的顶部可与所述微动限位开关相适配抵接设置;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极板和充电柱壳体,该充电极板设有一上坡状的仰角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充电柱的下部突出设有一圈轴环,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套压于该充电柱的圈轴环上,另一端顶套顶于直线轴承的下端面。
更进一步,所述撞针呈一“L”型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撞针的头部开设有一接触斜面,该接触斜面面向所述微动限位开关,并与所述微动限位开关相适配地活动抵接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接触斜面的角度为45°。
更进一步,所述充电柱与所述撞针为一体成型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充电柱与充电极板采用的材质为金属紫铜材质。
更进一步,所述底板为绝缘板,用于隔绝充电极与外部金属的电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79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缓冲启动装置
- 下一篇:充电高温保护电路和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