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孔深度测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2431.8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8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宁合龙;王海波;张家贵;王国飞;杨剑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欧登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4 | 分类号: | E21B47/04;E21B47/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肖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通讯装置 处理器 深度测量设备 供电装置 数据信息 压力传感器 管路连接 控制器 数据信息传输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连接 设备显示 深度数据 实时获取 显示设备 指示显示 元器件 测量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深度测量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处理器、控制器、通讯装置、供电装置和外壳,其中;压力传感器与处理器及过流管路连接,检测过流管路中的压力变化值,并将压力变化值转变为电信号;处理器与控制器连接,处理器根据电信号实时获取钻孔深度的数据信息;控制器与通讯装置和供电装置连接,将数据信息传输到通讯装置;通讯装置将数据信息发送到显示设备,以指示显示设备显示钻孔深度的数据信息。供电装置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为钻孔深度测量设备提供所需的电能;外壳与过流管路连接,保护各个元器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在钻孔时,能够进行同步且准确地测量钻孔深度数据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钻孔深度同步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孔深度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矿山井下钻孔技术的发展,对于钻孔深度的测量设备也变得逐渐成熟,在矿山井下的作业中,对于测量技术的精准度和工作量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因为会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钻孔深度的测量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根据钻杆等长的特点,随钻孔钻进的同时,人工计算钻杆的数量,测量钻孔的深度;该方法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可信度较低。其二,在钻孔完成后,取出钻杆,通过使用测量装置二次深入钻孔中对钻孔的深度进行测量,其缺点在于,在取出钻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塌孔的现象,造成测量结果的不准确;在钻杆的尾部设置回波感应器,利用波的反射原理,对钻孔深度进行测量。这种情况下不仅测量过程的工作量大,而且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
综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均无法实现随着钻孔的进行,同步测量钻孔的深度,所得测量结果的精准度低,且测量工作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钻孔深度测量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孔的同时,无法同步测量钻孔深度且测量精准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钻孔深度测量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处理器、控制器、通讯装置、供电装置和外壳,其中;压力传感器与处理器及过流管路连接,检测过流管路中的压力变化值,并将压力变化值转变为电信号;处理器与控制器连接,处理器根据电信号实时获取钻孔深度的数据信息;控制器与通讯装置和供电装置连接,将数据信息传输到通讯装置;通讯装置将数据信息发送到显示设备,以指示显示设备显示钻孔深度的数据信息;供电装置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为钻孔深度测量设备提供所需的电能;外壳与过流管路连接,以保护各个元器件。
进一步的,压力变化值为钻孔循环液经过过流管路时产生的压力变化值。
进一步的,电信号呈周期性变化。
进一步的,电信号的变化周期与钻杆的数量相对应。
进一步的,钻杆的长度均相同。
进一步的,通讯装置无线通讯装置。
进一步的,显示设备包括电脑显示器和手机。
进一步的,显示设备对钻孔深度的数据信息进行显示并存储。
进一步的,钻孔深度测量设备设置在钻机上。
进一步的,供电装置包括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将压力传感器与处理器及过流管路连接,能够实现检测过流管路中压力变化值的目的,并将压力变化值转变为电信号,便于进行计算;将处理器与控制器连接,处理器能够根据电信号的变化规律,对电信号进行实时处理,并获取钻孔深度的数据信息;将控制器与通讯装置连接,可以将所得的处理结果通过控制器传输给通讯装置;并通过通讯装置将钻孔深度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显示设备,以便用户更加直观的观察测量结果;通过在外壳的内部设置供电装置,能够为钻孔深度测量设备提供所需的电能;而将外壳设置在过流管路的表面,可以保护各个元器件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欧登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欧登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2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