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G通信用超六类双屏蔽网络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0114.2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4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姚戌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海棠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17;H01B7/40;H01B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屏蔽层 编织层 缓冲层 绝缘层 双屏蔽网络线 对绞线 捆绑层 通信用 本实用新型 屏蔽效果 外屏蔽层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5G通信用超六类双屏蔽网络线,包括编织层、绝缘层、缓冲层、内屏蔽层、对绞线、捆绑层,所述的绝缘层内设有编织层,所述的编织层内设有四个缓冲层,每个所述的缓冲层内设有一个内屏蔽层,所述的内屏蔽层内设有对绞线,所述的外屏蔽层的外部设有若干捆绑层,方便固定,屏蔽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电缆线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5G通信用超六类双屏蔽网络线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局域网数字电缆得到了进一步的大规模应用,网络技术的飞速成倍的增长以及接入网技术跳跃式发展,给信息的传输媒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兆以太网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宽带的要求,万兆比以太网将成为主流技术,相对应的数字通信电缆需要从超五类、六类向七类、八类产品发展,5G网络对于传输速度要求是万兆网络,六类网线是千兆,接口速度不够,传输频率为250MHZ,很难满足5G传输容量大的要求,而超六类网线为万兆,传输频率为500MHZ,传输速度和容量都能满足5G要求,虽然七类和超七类也符合要求,但是考虑到成本因素,选用超六类网络线,但是目前的超六类网络线没有双层屏蔽结构导致抗干扰能力弱,一般的超六类网络线不好固定且强度不够,受重压时里面的线容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5G通信用超六类双屏蔽网络线,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抗干扰能力弱,不易固定且内部的线易断裂,不容易固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5G通信用超六类双屏蔽网络线,包括编织层、绝缘层、缓冲层、内屏蔽层、对绞线、捆绑层,所述的绝缘层内设有编织层,所述的编织层内设有四个缓冲层,每个所述的缓冲层内设有一个内屏蔽层,所述的内屏蔽层内设有对绞线,所述的编织层的外部设有若干捆绑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捆绑层上设有半圆凹槽和方形槽,所述的半圆凹槽上设有方形槽,所述的方形槽和半圆凹槽关于捆绑层的对称轴左右对称。
作为优选,所述的编织层为铝镁合金编织网。
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缘层为发泡绝缘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屏蔽层为铝箔一次性屏蔽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层为弹性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5G通信用超六类双屏蔽网络线,结构合理,编织层和编织层双层屏蔽效果好,捆绑层使网络线更加容易固定,缓冲层可以加强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5G通信用超六类双屏蔽网络线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5G通信用超六类双屏蔽网络线的左视图。
图中:1-编织层、2-绝缘层、3-缓冲层、4-内屏蔽层、5-对绞线、6-捆绑层、 61-半圆凹槽、62-方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海棠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海棠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0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声阵系统用信号传输电缆
- 下一篇:一种屏蔽线缆及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