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39457.7 | 申请日: | 201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1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水田村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面板 面板组件 固定件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电路板组件 显示装置 插接槽 拆装 表面凹陷 电性连接 可拆卸 插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面板组件;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面板组件的一表面,所述固定件的一表面凹陷形成插接槽;以及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并与所述面板组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便于显示面板电路板的拆装,防止电路板被拆装时被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面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面板行业的不断发展,TV越做越薄,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外观效果,也提高了其附加价值。目前很多TV商家为了整机做到最薄,采用了很多手段,比如将COF(Chip OnFlex or Chip On Film,常称覆晶薄膜),以及将驱动IC固定于柔性线路板。也即,运用软质附加电路板作封装芯片载体将芯片与电路基板结合的技术。如此设置,可以避免COF翻折造成厚度加成,但是在固定线路板时直接将其用双面胶固定,但是这样当TV出现问题是导致线路板不容易被拆卸,同时有可能拆卸过程中导致线路板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旨在便于显示面板电路板的拆装,防止电路板被拆装时被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
面板组件;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面板组件的一表面,所述固定件的一表面凹陷形成插接槽;以及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并与所述面板组件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顶面、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侧面,所述面板组件包括液晶面板和贴合于所述液晶面板一表面的支撑板,所述底面贴合于所述支撑板的一表面,所述固定件的侧面凹陷形成所述插接槽。
可选地,所述插接槽的至少一端贯穿所述固定件。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呈长条形设置,所述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插接槽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呈三角形设置,所述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侧面、第六侧面和第七侧面,所述插接槽贯穿所述第五侧面。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所述固定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一表面,并与所述支撑板胶合固定,所述电路板组件设于两所述固定件之间,并分别插接于每一所述固定件的插接槽。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形成有容置腔,所述背板与所述面板组件固定连接,并将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电路板组件罩盖于所述容置腔内。
可选地,所述背板与所述固定件形成间隙;
且/或,所述插接槽的内壁面还凸设形成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抵接所述电路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面板组件;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面板组件的一表面,所述固定件的一表面凹陷形成插接槽;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并与所述面板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固定件包括顶面、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侧面,所述底面贴合固定于所述面板组件的背面,所述侧面凹陷形成所述插接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面板组件;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面板组件的一表面,所述固定件的一表面凹陷形成插接槽;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9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