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移动输液的药液软袋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1036.X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7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郭亚平;张亮;刘仲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来普惠康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6 | 分类号: | A61M5/36;A61M5/142 |
代理公司: | 11311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田明;高睿 |
地址: | 101318 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工业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液袋 输液泵 滴壶 容纳盒 固定机构 输液器 壳体 本实用新型 挤压机构 排气装置 输液管路 药液软袋 整套装置 重力排气 固定夹 固定座 排出 移动 充盈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移动输液的药液软袋排气装置,包括设置在输液泵周围的药液袋容纳盒,放置在药液袋容纳盒内的药液袋以及连接药液袋和输液泵的输液器,输液器连接滴壶,药液袋容纳盒上设有与药液袋对应的挤压机构。该机构方便在放置药液袋时直接将药液袋内多余的气体排出,让药液袋内的药液快速充盈输液管路,与输液泵配套使用方便,快捷,避免了传统依靠重力排气,整套装置移动不方便的问题;滴壶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输液泵的壳体上,固定机构为设置在输液泵壳体上的滴壶固定夹或滴壶固定座,这样不容易使滴壶倾斜让滴壶中的气体进入输液泵内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移动输液的药液软袋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是临床重要的给药手段,而使用输液泵进行输液会使给药速度变得更加平稳、精确,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常规使用输液泵进行输液,需要医护人员将药液袋悬挂到输液支架顶部,将输液泵固定到输液支架中部,安装输液器,让药液袋中的药液充盈输液管路,排出输液器内的空气,然后进行输液。由于这种输液方式都需要输液支架进行固定,所以对于部分行动能力并未丧失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有移动和行走就会很不方便。现在的输液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药液袋1a,与药液袋1a连接的输液器2a和输液泵3a;这种装置的缺陷表现在:(1)、药液袋1a需要挂到输液支架上,依靠重力进行排气,该操作过程不方便移动;(2)、滴壶在输液器2a上悬空放置,移动时输液器2a晃动幅度大,容易使滴壶中的空气进入到输液泵3a与输液器2a接触的管路中,引起输液泵3a的空气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移动输液的药液软袋排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移动输液的药液软袋排气装置,包括设置在输液泵周围的药液袋容纳盒,放置在药液袋容纳盒内的药液袋以及连接药液袋和输液泵的输液器,输液器连接滴壶,药液袋容纳盒上设有与药液袋对应的挤压机构。
进一步,所述滴壶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输液泵的壳体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为设置在输液泵壳体上的滴壶固定夹或滴壶固定座,滴壶固定座带有狭缝。
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药液袋容纳盒内的推板,推板的表面与药液袋接触,推板的背面连接推手,药液袋容纳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块,推手与连接块铰接,铰接处安装扭簧。
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药液袋容纳盒内的推板,推板的表面与药液袋接触,推板的背面连接拉手,拉手上套设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药液袋容纳盒的内壁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推板的背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药液袋容纳盒上的凸轮,凸轮的截面呈椭圆形,凸轮通过销轴安装在药液袋容纳盒上,药液袋容纳盒带有弧形夹口,药液袋位于弧形夹口内。
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药液袋容纳盒内的推板,推板的表面与药液袋接触,药液袋容纳盒呈L型,药液袋容纳盒上固定安装V型板簧,V型板簧与推板的背面连接,V型板簧上设有拉手。
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药液袋容纳盒内的挤压块,挤压块可以为带斜面的三角形,梯形等,挤压块的斜面与药液袋接触,挤压块的顶部通过弹簧与药液袋容纳盒连接,挤压块的底部连接拉环。
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药液袋容纳盒内的软膜气腔,与软膜气腔连接的气泵,软膜气腔带有泄压阀,软膜气腔位于药液袋的一侧。气泵可以由输液泵的电源供电,并设有控制气泵的开关,气泵开启后,气泵将外界空气吹入软膜气腔,软膜气腔体积膨胀从而挤压药液袋,从而将药液袋中的空气从输液器排出;软膜气腔内的气体可通过泄压阀释放,以方便药液袋更换。
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为重力挤压机构,重力挤压机构包括固定在输液泵侧面的药袋固定板,药袋固定板上设有挂钩,药液袋悬挂在挂钩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来普惠康医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来普惠康医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10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