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小拉瓦尔孔数控微细电火花加工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2124573.1 申请日: 2018-12-18
公开(公告)号: CN209363775U 公开(公告)日: 2019-09-10
发明(设计)人: 胡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北大学
主分类号: B23H1/00 分类号: B23H1/00;B23H9/14;B23H11/00;B23H1/10
代理公司: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代理人: 郭海燕
地址: 030051 山***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本实用新型 拉瓦尔孔 喷油嘴 微细电火花加工装置 三轴数控机床 电火花加工 微细电极 重铸层 数控 微坑 加工 电火花加工技术 电火花脉冲电源 微细电火花加工 高压电火花 表面强化 供电电极 固体表面 夹具组件 内壁表面 批量加工 专用夹具 阻力降低 微织构 油输送 供油 后孔 基台 流体 气蚀 保证 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小拉瓦尔孔数控微细电火花加工装置,包括三轴数控机床(1)、电火花脉冲电源(2)和高压电火花油输送系统(3),所述三轴数控机床(1)由机床主轴(101)、机床工作台(102)、机床本体(103)和操作台(105)组成,在机床工作台(102)上设有T型槽(10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台(4)、Z轴旋转台(5)、喷油嘴夹具组件(6)和供油供电电极组件(7);

所述基台(4)包括底座(401)、两个螺纹压指(402)、两个固定座(403)、两个夹紧定位螺栓(404)、两个夹紧块(405)、四个固定杆(406)、两个横向短销(407)、两个螺钉Ⅰ(408)、四个T型螺栓(422)和绝缘盒(424),在底座(401)的前端面设有Z轴旋转腔(409),在底座(401)的后侧设有定位面(410),在底座(40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四个圆孔(411),在底座(401)的左右两端上部对称设有呈前后设置的两个通孔Ⅰ(412),每个通孔Ⅰ(412)都与同一端两个圆孔(411)的下部相交且相交截面为弧形面,在底座(401)的左侧上表面中部设有通槽Ⅰ(413),在底座(401)的右侧上表面中部设有通槽Ⅱ(423),以防止干涉两个夹紧块(405)的压紧,在底座(401)的前表面下部左右对称的设有两个螺纹孔Ⅰ(414),两个螺纹压指(402)分别设在两个螺纹孔Ⅰ(414)内,四个固定杆(406)分别插入对应的四个圆孔(411)内,且在四个固定杆(406)的下部设有与通孔Ⅰ(412)和四个圆孔(411)的下部相交的弧形面完全相同的弧形槽Ⅰ(415),两个横向短销(407)分别穿过相对应的通孔Ⅰ(412)和弧形槽Ⅰ(415)将四个固定杆(406)固定在底座(401)上,四个固定杆(406)两个一组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固定座(403)焊接固定,在两个固定座(403)上表面中部分别设螺纹通孔Ⅰ(416),两个夹紧定位螺栓(404)分别拧入两个固定座(403)上的螺纹通孔Ⅰ(416)内,在两个夹紧定位螺栓(404)的下部分别设有凸台(417),在两个夹紧定位螺栓(404)的下端分别设有螺纹孔Ⅱ(418),两个夹紧块(405)的中部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通孔Ⅱ(419),两个夹紧块(405)通过通孔Ⅱ(419)分别套设在两个夹紧定位螺栓(404)下部的凸台(417)上,且通过两个螺钉Ⅰ(408)与螺纹孔Ⅱ(418)的连接,固定在两个夹紧定位螺栓(404)下部的凸台(417)上,在底座(401)的底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平台(420),在左右两端的固定平台(420)上分别设有两个通孔Ⅲ(421),底座(401)设在绝缘盒(424)内,在绝缘盒(424)内设有与通孔Ⅲ(421)对应的四个通孔Ⅶ(425);

所述Z轴旋转台(5)由旋转体(501)、两个圆柱销(502)、角度测量仪(503)和L型板(504)组成,所述旋转体(501)与Z轴旋转腔(409)的接触面为圆弧形,所述旋转体(501)的上表面是角度为90度的V形,在所述旋转体(501)的左部上端设有端面平台(505),在旋转体(5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弧形槽Ⅱ(506),在旋转体(501)的V形上表面右部设有两个螺纹孔Ⅲ(507)和限位销孔Ⅰ(508),且两个螺纹孔Ⅲ(507)呈对角设置,所述两个圆柱销(502)分别粘接在左右两端的弧形槽Ⅱ(506)内,在旋转体(501)的前端面左侧设有与L型板(504)相对应的L型槽(509),L型板(504)与L型槽(509)采用过渡配合的方式装配,角度测量仪(503)以L型板(504)的两个内端面和旋转体(501)的前端面为定位面粘接在L型板(504)上;

所述喷油嘴夹具组件(6)由喷油嘴(601)、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顶丝(603)、底板(604)、两个螺钉Ⅱ(605)、限位销(606)、两个压板(608)和两个垫片Ⅱ(625)组成,所述喷油嘴(601)分为两部分,上部为圆台下部为圆柱,且圆柱部分侧面削有对称的两个平端面(617),所述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由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组成,且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在上部与下部的连接处设有弧面倒角,在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的上部顶端设有空腔(609),在空腔(609)的后侧设置了与喷油嘴(601)的两个平端面(617)相对应的平面(618),且空腔(609)能够容纳喷油嘴(601),在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上平面(618)的对面的外侧削有一个与平面(618)平行的端面(621),在端面(621)上设有螺纹通孔Ⅱ(616),在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的下部设有指示线(615),在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的底面设有定位孔Ⅲ(622),底板(604)为长方体,且底板(604)的左下角削成为一个斜面,在底板(604)上表面中部设有与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下部对应的Y轴旋转腔(610),在Y轴旋转腔(610)的中部设有与定位孔Ⅲ(622)对应的定位销(623),在底板(604)上表面Y轴旋转腔(610)的周边还设有角度刻度(619),在底板(604)上设有与两个螺纹孔Ⅲ(507)和限位销孔Ⅰ(508)对应的两个通孔Ⅳ(611)和限位销孔Ⅱ(612),两个压板(608)均为四边形去掉一角,去掉的一角为弧形,弧形的直径与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的上部外圆直径相同,且在弧形角的下边缘设有倒角,在所述两个压板(608)上分别设有与两个通孔Ⅳ(611)相对应的通孔Ⅴ(614),在两个压板(608)上通孔Ⅴ(614)的下方分别设有与两个压板(608)一体的垫片Ⅰ(620),所述底板(604)通过旋转体(501)的V形上表面的两个面和限位销(606)进行定位,喷油嘴(601)设在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上的空腔(609)内,顶丝(603)头朝外设在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上的螺纹通孔Ⅱ(616)内,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设在Y轴旋转腔(610)内,套在定位销(623)上,限位销(606)穿过限位销孔Ⅱ(612)设在限位销孔Ⅰ(508)内,两个螺钉Ⅱ(605)分别穿过两个垫片Ⅱ(625)、两个压板(608)和底板(604)上的两个通孔Ⅳ(611)设在两个螺纹孔Ⅲ(507)内,且两个压板(608)的弧形角卡在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处的弧面倒角上,对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进行固定;

所述供油供电电极组件(7)由微细中空电极(701)、中间过渡套管(702)、供油供电体(703)、绝缘套(704)和透气钢(705)组成,所述微细中空电极(701)外径为80微米,内径为30微米,壁厚25微米,所述微细中空电极(701)的尾部采用过盈配合套装在中间过渡套管(702)的内部,供油供电体(703)呈十字型,中间过渡套管(702)的上部套装在供油供电体(703)的下端内部,且与供油供电体(703)采用过盈配合,供油供电体(703)左右两端,一端为小直径,一端为大直径,小直径端供电,大直径端供油,供油供电体(703)的上端中部设有通孔Ⅵ(706),透气钢(705)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通孔Ⅵ(706)内,供油供电体(703)上部设有螺纹,绝缘套(704)设在供油供电体(703)上端的螺纹处;

所述四个T型螺栓(422)卡在T型槽(104)内分别穿过四个通孔Ⅶ(425)和四个通孔Ⅲ(421)与相对应的螺母配合将绝缘盒(424)和底座(401)固定在机床工作台(102)上,且四个T型螺栓(422)与机床工作台(102)的接触部分设有绝缘层,旋转体(501)设在Z轴旋转腔(409)内,且与底座(401)过渡配合,并通过两个螺纹压指(402)与两个夹紧块(405)固定,底板(604)通过两个螺钉Ⅱ(605)固定在Z轴旋转台(5)上,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设在Y轴旋转腔(610)内,且与底板(604)过渡配合,供油供电体(703)上端与绝缘套(704)连接的部分夹紧在机床主轴(101),所述高压电火花油输送系统(3)的出油管与供油供电电极组件(7)的供油端连接,当绝缘盒(424)内的电火花油需要处理时,将高压电火花油输送系统(3)的回油管放入绝缘盒(424)内进行吸油,所述电火花脉冲电源(2)的负极与供油供电电极组件(7)的供电端电性连接,正极与底座(401)电性连接;

所述Z轴旋转腔(409)与旋转体(501)之间采用过渡配合,配合间隙为5微米,所述Y轴旋转腔(610)与喷油嘴圆形定位套(602)之间采用过渡配合,配合间隙为5微米,所述定位销(623)与定位孔Ⅲ(622)之间采用过渡配合,配合间隙为4微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45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