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熄炉炉顶放散阀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3259.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9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姜乃斌;于民;吉冲;李文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2 | 分类号: | F16K31/122;F16K31/06;F16K1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张蓓 |
地址: | 710089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孔 炉顶放散阀 控制装置 电磁阀壳体 电磁阀 干熄炉 进气孔 消音器 气缸 相通 电气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 电缆连接 干熄焦 自保持 上端 分置 缸室 腔体 下端 左缸 生产工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熄焦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干熄炉炉顶放散阀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电磁阀,气缸;电磁阀由第一线圈、第二线圈、进气孔、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和消音器构成,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置在电磁阀壳体的两端,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通过电缆连接至电气控制单元;电磁阀壳体下端有消音器和进气孔,进气孔与电磁阀的腔体相通,电磁阀壳体上端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分别通过管路与气缸的左缸室和右缸室相通。它提供了一种可以自保持的炉顶放散阀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干熄炉炉顶放散阀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熄焦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干熄炉炉顶放散阀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干熄焦正常生产时,干熄炉炉顶的放散阀是关闭的,当发生特殊情况时,如锅炉炉管破损、炉顶水封和紧急放散阀水封泄露等,会造成循环气体中H2含量急剧增加,仅靠导入空气不足以控制其浓度。此时应立即停止干熄焦生产,打开炉顶放散阀和紧急放散阀。
传统的干熄炉炉顶放散阀采用气缸驱动,操作方式分为机旁和远控两种操作方式,气缸所用电磁阀为单线圈电磁阀,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吸引衔铁移动接通气路,压缩空气通过电磁阀阀芯后驱动气缸伸出(或收回),气缸联带放散阀打卡(关闭),电磁阀线圈断电后衔铁在弹簧拉力作用下自动退回,气路关闭,气缸自动收回(或伸出),气缸联带放散阀关闭,即“点动”型。
此种方式有两处缺陷:在干熄焦生产出现问题,需打开炉顶放散阀时,电磁阀线圈需要长时间保持通电状态,严重影响了电磁阀线圈的使用寿命;当放散阀机旁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长时间按住放散阀打开按钮而不能松手,此事干熄炉放散出的循环气体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保持的炉顶放散阀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干熄炉炉顶放散阀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熄炉炉顶放散阀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电磁阀,气缸;电磁阀由第一线圈、第二线圈、进气孔、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和消音器构成,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置在电磁阀壳体的两端,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通过电缆连接至电气控制单元;电磁阀壳体下端有消音器和进气孔,进气孔与电磁阀的腔体相通,电磁阀壳体上端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分别通过管路与气缸的左缸室和右缸室相通。
所述的进气孔通过气管接压缩空气源。
所述的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分别通过气管接至两路消音器。
所述的气缸的伸缩轴通过销连接至放散阀阀芯。
所述的电磁阀是二位五通电磁阀。
电磁阀壳体下端消音器是对称的两路消音器,对称的两路消音器之间有进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电磁阀的线圈不需要持续通电来控制炉顶放散阀打开,延长了电磁阀线圈的使用寿命。干熄炉顶放散阀的打开或者关闭可以自锁保持,当操作人员在现场机旁操作时不需要始终按着阀门打开按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磁阀;2.线圈;3.线圈;4.进气孔;5.第一出气孔;6.第二出气孔;7.消音器;8.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3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量调节阀的电动执行机构
- 下一篇:切换阀以及间歇喷气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