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水性涂层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2959.0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7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洪海;肖厚文;王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成(福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聚烯烃多孔膜 聚酰胺树脂层 复合膜 锂离子电池隔膜 二氧化锆陶瓷 减震 本实用新型 硅胶橡胶层 顶部安装 水性涂层 导气孔 凸起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聚酰亚胺纤维层 毛刺 均匀安装 透气性 正负极 刺穿 绝缘 电池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水性涂层,包括二氧化锆陶瓷层、PEPP复合膜、硅胶橡胶层和聚烯烃多孔膜,所述PEPP复合膜的底部安装有硅胶橡胶层,且PEPP复合膜的顶部安装有聚酰胺树脂层,所述聚酰胺树脂层的外侧均匀设有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且聚酰胺树脂层的顶部安装有绝缘聚酰亚胺纤维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聚烯烃多孔膜顶部的外侧的壁上均匀安装有减震隔膜凸起,且相邻的减震隔膜凸起之间皆设有导气孔,导气孔远离聚烯烃多孔膜的一端延伸至二氧化锆陶瓷层的内部,便于降低隔膜与电池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隔膜的透气性,同时也避免了正负极上有毛刺刺穿隔膜,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隔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水性涂层。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日益广泛,在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备受关注。
目前,现有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在使用时,不能防止静电的干扰,造成锂离子电池电量过低或者漏电,让使用者无法正常使用,同时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差,不能让隔膜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和热稳定性,从而直接影响锂电池吸附电解质的能力及使用安全性能,还有,现有的隔膜在锂电池在长时间的使用,内部的温度会大幅度上升,不能将温度散发,导致隔膜在温度过高后均会产生收缩而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使隔膜丧失循环隔绝的功能,容易产生锂电池短路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水性涂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水性涂层,包括二氧化锆陶瓷层、PEPP复合膜、硅胶橡胶层和聚烯烃多孔膜,所述PEPP复合膜的底部安装有硅胶橡胶层,且PEPP复合膜的顶部安装有聚酰胺树脂层,所述聚酰胺树脂层的外侧均匀设有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且聚酰胺树脂层的顶部安装有绝缘聚酰亚胺纤维层,所述绝缘聚酰亚胺纤维层内部的底端横向均匀安装有聚丙烯膜,且绝缘聚酰亚胺纤维层内部的顶端纵向均匀安装有聚乙烯膜,所述绝缘聚酰亚胺纤维层的顶部安装有纳米纤维无纺布层,且纳米纤维无纺布层的内部均匀设有抗静电颗粒,所述纳米纤维无纺布层的顶部安装有二氧化锆陶瓷层,且二氧化锆陶瓷层的顶部安装有聚烯烃多孔膜,所述聚烯烃多孔膜顶部的外侧的壁上均匀安装有减震隔膜凸起,且相邻的减震隔膜凸起之间皆设有导气孔,导气孔远离聚烯烃多孔膜的一端延伸至二氧化锆陶瓷层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硅胶橡胶层的顶部均匀设有散热孔,且硅胶橡胶层四周的外侧壁上皆安装有保护边条。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膜与聚乙烯膜之间相交处的内侧均匀安装有纳米气凝胶毡片,且聚丙烯膜与聚乙烯膜为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绝缘聚酰亚胺纤维层是由多个纤维相互交错的网状型结构,且绝缘聚酰亚胺纤维层具有多个纤维形成的微孔。
优选的,所述纳米纤维无纺布层和绝缘聚酰亚胺纤维层之间通过粘接剂连接,且粘接剂与纳米纤维无纺布层和绝缘聚酰亚胺纤维层相互配合构成粘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成(福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旭成(福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2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