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悬减震器弹簧组装机的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4041.1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4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国;赵冰飞;杨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纬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25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板 底座 输送带 减震器弹簧 夹紧装置 组装机 两组 前悬 弹簧 矩形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 底座垂直 夹持组件 竖直放置 伸缩杆 限位柱 掉落 位柱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悬减震器弹簧组装机的夹紧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伸缩杆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设于第二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一端与第一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凹槽内分别连接有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且所述第一输送带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有多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为竖直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相对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有两组。该前悬减震器弹簧组装机的夹紧装置,设计合理,稳定性好,弹簧不易掉落,便于弹簧的组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器弹簧组装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悬减震器弹簧组装机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目前,在汽车前独立悬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前悬减震器弹簧进行组装锁紧,现有的夹紧装置容易出现掉落的现象,导致发生意外伤害,使该夹紧装置安全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悬减震器弹簧组装机的夹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悬减震器弹簧组装机的夹紧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伸缩杆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设于第二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一端与第一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凹槽内分别连接有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且所述第一输送带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有多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为竖直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相对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凹槽内均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套置有齿轮带,所述固定板内部设有齿轮,所述第二凹槽内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上固定插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转动轮的一端连接有夹持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通过支撑板从上而下卡在第二底座的顶端,且所述第一底座通过支撑板与第二底座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设于第一底座内,所述第二输送带设于第二底座内,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套和限位夹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内壁固定焊接有卡齿,所述转动轮上连接有与卡齿和齿轮带相匹配的扣合齿。
优选的,所述齿轮设有多组,多组所述齿轮分别设于固定板内部的四角处,其中一组齿轮通过转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电机分别设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远离第二凹槽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前悬减震器弹簧组装机的夹紧装置,通过伸缩杆和夹持组件的配合,弹簧在夹持过程中不易掉落,且夹持组件可以根据弹簧的型号进行更换,从而使夹持组件可以稳定的夹住弹簧,避免因弹簧掉落,发生意外伤害的事件,通过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齿轮带、转动轮和齿轮的相互配合,从而提高了伸缩杆和夹持组件的工作效率,不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避免意外发生,安全性得到提高,该前悬减震器弹簧组装机的夹紧装置,设计合理,稳定性好,弹簧不易掉落,便于弹簧的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侧板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纬弹簧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纬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40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