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曲面屏防漏手机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1711.4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8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涞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B32B1/04;B32B17/06;B32B17/10;B32B27/06;B32B27/08;B32B27/36;B32B3/24;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膜 胶水 玻璃基材 手机屏幕 防溢胶 内凹槽 疏油层 树脂 防漏 本实用新型 底端边缘 胶圈结构 紧密贴合 内侧折弯 耳机孔 膜本体 排气层 软胶片 贴合层 听筒孔 底端 胶点 手机 贴合 走动 流出 概率 流动 基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面屏防漏手机膜,包括手机膜本体,所述手机膜本体由表面疏油层、玻璃基材层、树脂排气层、PET软胶片基层以及树脂贴合层构成,所述表面疏油层位于玻璃基材层的顶端,且二者紧密贴合,本实用依靠胶圈结构贴合在耳机孔、听筒孔以及HOME键孔的边缘上,可防止胶水进入手机孔内,另外,手机膜本体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胶点,手机膜本体的底端边缘均设置有防溢胶条,二者可使手机膜本体与手机屏幕之间隔出一道空隙,有利于提高胶水的流动速度,并且防溢胶条具有截胶效果,最后,手机膜本体的内侧折弯处均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具有引领胶水走动的效果,可降低胶水流出手机屏幕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贴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曲面屏防漏手机膜。
背景技术
手机保护膜又称为手机美容膜,既可以起到保护屏幕,起到防摔防碎的作用,也可以起到防紫外线,保护视力的作用,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现有一种新型的贴膜方式,即利用液态UV将手机膜与手机屏幕粘合在一起,但是在贴膜过程中,液态UV的量却不好控制,量太少,则无法做到全屏幕覆盖,即粘合的不够牢固,量太多,则液态UV会溢出手机膜的边缘,甚至会进入耳机孔或听筒孔内,造成耳机孔以及听筒孔的封堵,这给贴膜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曲面屏防漏手机膜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屏防漏手机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曲面屏防漏手机膜,包括手机膜本体,所述手机膜本体由表面疏油层、玻璃基材层、树脂排气层、PET软胶片基层以及树脂贴合层构成,所述表面疏油层位于玻璃基材层的顶端,且二者紧密贴合,所述玻璃基材层位于树脂排气层的顶端,且二者紧密贴合,所述树脂贴合层位于PET软胶片基层的顶端,且二者紧密贴合,所述PET软胶片基层位于树脂贴合层的顶端,且二者紧密贴合,所述手机膜本体的四个侧边均向下弯曲,且弯曲后四侧边底端与手机膜本体顶端的高度差均相同,所述手机膜本体的前端贯穿开设有听筒孔以及前置摄像孔,手机膜本体的后端贯穿开设有HOME键孔,所述听筒孔、前置摄像孔以及HOME键孔的底端均贴合设有胶圈,所述胶圈的上下端分别粘贴在手机膜本体的底端以及屏幕的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手机膜本体的底端两侧均设有胶点,所述胶点均位于手机膜本体底端的折弯处,且手机膜本体每侧胶点的数量均不少于五个,胶点的厚度小于手机膜本体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手机膜本体四个侧边的底端均设有防溢胶条,所述防溢胶条的长度均与与其贴合对应的侧边长度相同,防溢胶条的厚度等于手机膜本体的厚度与胶点的厚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手机膜本体的四个侧边内侧均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长度均小于与其对应侧边的长度,且内凹槽的深度均小于手机膜本体厚度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依靠胶圈结构贴合在耳机孔、听筒孔以及HOME键孔的边缘上,可防止胶水进入手机孔内,另外,手机膜本体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胶点,手机膜本体的底端边缘均设置有防溢胶条,二者可使手机膜本体与手机屏幕之间隔出一道空隙,有利于提高胶水的流动速度,并且防溢胶条具有截胶效果,最后,手机膜本体的内侧折弯处均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具有引领胶水走动的效果,可降低胶水流出手机屏幕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横向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侧示意图。
图中:手机膜本体、11表面疏油层、12玻璃基材层、13树脂排气层、14PET 软胶片基层、15树脂贴合层、2听筒孔、3前置摄像孔、4HOME键孔、5胶点、6 防溢胶条、7内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涞,未经张洪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1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有线通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