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三轮摩托车外置倒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2008.1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9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奎;李贤云;邓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2 | 分类号: | F16H37/02;F16H3/14;F16H57/023;F16H63/32;F16H63/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熊雄 |
地址: | 400054***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轴 外置 三轮摩托车 换挡齿轮 换向齿轮 主动齿轮 倒挡器 芯轴 本实用新型 体内 穿入 壳体 输入连接轴 安装空间 动力输出 换挡机构 外壁设置 相对设置 主动链轮 换挡 踏板 穿出端 端端头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三轮摩托车外置倒挡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芯轴,在芯轴上设置有换向齿轮和换挡齿轮;在壳体内还设置有一端穿出壳体的输出轴,在输出轴的穿入端端头设置有主动齿轮,在输出轴的穿出端外壁设置有主动链轮;所述芯轴的一端穿入输出轴内且在该端设置有输入连接轴;主动齿轮与换向齿轮相对设置,所述换挡齿轮位于换向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所述换挡齿轮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换挡机构与设置在壳体外侧的换挡踏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巧妙、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不但能够实现边三轮摩托车的倒退,而且还实现了两个方向的动力输出,满足了外置取力的功能,同时,大大减小了外置倒挡器体积以及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置倒挡器,特别是一种边三轮摩托车外置倒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边三轮摩托车而言,往往只能向前行驶,无法实现倒退功能,为了能够实现摩托车的倒退,很多厂商在边三轮摩托车上设置有与摩托车发动机连接的外置倒挡器,用于满足边三轮摩托车的倒退功能。
在CN2774926Y中公开了名称为“摩托车外置倒挡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连接盖板,换挡座连接在壳体上,换挡轴的一端支撑于换挡座,用于锁定换挡位置的装置与换挡轴接触,旋转拨叉于换挡座内周向固定连接在换挡轴上,旋转拨叉与移动拨叉连接,移动拨叉空套在拨叉轴上,其叉头与同步环连接,同步环与花键套上的传动齿常啮合,齿轮套和倒挡齿轮分别于传动齿两旁套在花键套上,花键套的一端经齿轮套通过轴承支撑于壳体,齿轮套的一端外伸出壳体,花键套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撑于盖板,倒挡齿轮通过传动齿轮组与齿轮套相连。
在CN105508523A中公开了名称为“防止机动车滑溜的外置倒挡器”的发明专利申请,它包括倒挡器壳体、输入锥齿轮轴、动力输出轴、前进锥齿轮、离合齿套、倒挡锥齿轮和倒挡拨叉,所述输入锥齿轮轴安装在倒挡器壳体中,所述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轴的锥齿啮合,输入锥齿轮轴的轴端通过一用于限制输入锥齿轮轴单向转动的装置与倒挡器壳体的轴孔配合。
上述文件中,虽然均可以实现摩托车的倒退功能,但是,由于结构设计的问题,导致结构松散,体积较大,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同时,上述外置倒挡器均为一进一出结构,即只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无法满足外置取力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边三轮摩托车外置倒挡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边三轮摩托车外置倒挡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芯轴,在所述芯轴上设置有换向齿轮和换挡齿轮;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端穿出壳体的输出轴,在输出轴的穿入端端头设置有主动齿轮,在输出轴的穿出端外壁设置有主动链轮;所述芯轴的一端穿入输出轴内且在该端设置有输入连接轴;所述主动齿轮与换向齿轮相对设置,所述换挡齿轮位于换向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所述换挡齿轮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换挡机构与设置在壳体外侧的换挡踏板连接。
为了能够实现单独的外置取力的功能,在所述换向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与换向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的过桥齿轮,所述换向齿轮与主动齿轮垂直过桥齿轮布置,所述过桥齿轮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在所述过桥齿轮的外端设置有与壳体连接的盖板。
进一步,所述换挡机构包括卡设在换挡齿轮上的换挡拨叉,所述换挡拨叉的上端与设置在壳体内的换挡轴连接,所述换挡轴的一端穿出壳体,且该端与换挡踏板连接;在所述换挡拨叉上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换挡拨叉配合的拨叉定位机构。
其中,所述拨叉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壳体内的定位销,在所述定位销内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销的前端与换挡拨叉配合。
为了便于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输入连接轴一端内壁设有花键槽;在所述输出轴内壁且对应输入连接轴外端设置有滚针轴承。
为了便于对主动链轮进行限位,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壁上且位于壳体与主动链轮之间设置有限位轴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2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