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器供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8696.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4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国;李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昇辉电子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4 | 分类号: | H02J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刘菊欣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适配器接口 二极管 调压 人体红外感应器 正极 本实用新型 供电电路 供电方式 电池 芯片 负极连接电容 供电技术领域 选择性焊接 电路板 尺寸设计 电路设计 放置位置 市电转换 自由切换 锂电池 单锂 元器件 叠加 摆放 主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器供电电路,属于供电技术领域,包括适配器接口P1、电池BAT、二极管D1、调压芯片U2和电容C1,所述适配器接口P1的脚2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调压芯片U2的脚3,调压芯片U2的脚2连接电容C4、电容C5和电池BAT的正极,本实用新型不同于现在主流的单锂电池和单AC/220V市电转换DC电压供电方式,可在同一块电路板上通过选择性焊接元器件实现供电方式自由切换,且电路设计简单、易实现;适配器接口同锂电池放置位置叠加摆放,可实现产品尺寸设计尽量微小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器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红外传感系统是用红外线为介质的测量系统,按照功能可分成五类,按探测机理可分成为光子探测器和热探测器。红外传感技术已经在现代科技、国防和工农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人体红外感应器供电电路能够监测人体信号,常被用于安防、门禁等系统设备。
目前人体红外感应器供电电路均为采用单锂电池和单AC/220V市电转换DC电压供电,不具备切换供电模式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器供电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器供电电路,包括适配器接口P1、电池BAT、二极管D1、调压芯片U2和电容C1,所述适配器接口P1的脚2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调压芯片U2的脚3,调压芯片U2的脚2连接电容C4、电容C5和电池BAT的正极,电池BAT的负极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调压芯片U2的脚1和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581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调压芯片U2的型号为AMS11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电池BAT为锂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电池BAT的正极输出电压为3V,通过AMS1117调压芯片后输出3.3V直流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同于现在主流的单锂电池和单AC/220V市电转换DC电压供电方式,可在同一块电路板上通过选择性焊接元器件实现供电方式自由切换,且电路设计简单、易实现;适配器接口同锂电池放置位置叠加摆放,可实现产品尺寸设计尽量微小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器供电电路,包括适配器接口P1、电池BAT、二极管D1、调压芯片U2和电容C1,所述适配器接口P1的脚2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为反向保护二极管,有效防止方接损害,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调压芯片U2的脚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均为耦合电容,调压芯片U2的脚2连接电容C4、电容C5和电池BAT的正极,电池BAT的负极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调压芯片U2的脚1和地。电容C4、电容C5均为耦合电容。
本设计具有两种供电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昇辉电子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昇辉电子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8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