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PON技术集成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杆塔振动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8612.9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3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江;田元华;王屯;张谦;王铁华;张伟华;张美艳;尉旭东;张懋源;许心如;王嘉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联网通信 杆塔振动 技术集成 天线接口 传感器 主板 本实用新型 振动传感器 供电模块 外壳防护 物联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ON技术集成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杆塔振动传感器,包含主板和外壳,所述的主板包含振动传感器、A/D数据采集模块、物联网4G模块、4G天线接口、SC接口、PON模块、DC输入接口、供电模块;所述的外壳防护等级为IP65,包含DC输入接口、SC接口、4G天线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PON技术集成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杆塔振动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通信技术及PON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其数据传输的优越性远远高于普通网线传输。PON网络相对成本低,维护简单,容易扩展,易于升级。PON结构在传输途中不需电源,没有电子部件,因此容易铺设,基本不用维护,长期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节省很大,PON网络是纯介质网络,彻底避免了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极适合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使用。传统的无线传输传感器主要是将信号传送至无线网关,然后无线网关再将数据传送至云平台。这种传统的传感器传输距离较短、费用较高、数据传输不稳定。无法及时有效传送杆塔振动数据。本实用新型是指一种基于PON技术集成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杆塔振动传感器,可以实时将杆塔振动数据传送至服务器、电脑、手机APP,为工作人员实时监控杆塔的振动情况提供了便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ON技术集成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杆塔振动传感器。采用物联网通信及PON网络通信技术,能实时传输杆塔振动幅度的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PON技术集成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杆塔振动传感器,包含主板和外壳,所述的主板包含振动传感器、A/D数据采集模块、物联网4G模块、4G天线接口、SC接口、PON模块、DC输入接口、供电模块;所述的外壳防护等级为IP65,包含DC输入接口、SC接口、4G天线接口。其工作原理主要是:振动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电压(模拟信号)的方式输入至A/D数据采集模块;A/D数据采集模块将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A/D数据采集模块通过RS485接口通信协议将数字信号输出至物联网 4G模块跟PON模块;物联网4G模块通过物联网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电脑、手机APP,用户可以实时得到振动幅度数据,做到实时监控; PON模块通过PON网络进行传输数据。
所述的主板,设有振动传感器,位于主板的上方左侧,A/D 数据采集模块左侧,振动传感器为三轴压电式振动传感器,为一种基于PON技术集成物联网通信模块的杆塔振动传感器提供X轴、Y轴、 Z轴的振动幅度数据。其工作原理主要是:振动传感器在X轴、Y轴、 Z轴方向分别开设有放置压电敏感组件,利用压电敏感元件的压电效应,在传感器受振动时,质量块加在压电敏感元件上的力也随之变化,力的变化与电压的变化成正比,通过两次积分计算可以计算出振动幅度数据,第一次积分计算可以根据电压的变化计算出加速度的变化,第二次积分计算得到振动幅度的数据,进而由振动传感器将测点的振动幅度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传送至A/D数据采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8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