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工VCM马达塑料部件载体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8236.3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1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史靓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一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葛莉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腔 斜滑块 下模型芯 下模腔 注塑孔 本实用新型 上模型芯 塑料部件 上模板 下模板 斜顶柱 马达 模具 匹配 加工 上下贯穿 生产效率 上端 贯穿 产能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加工VCM马达塑料部件载体的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设有若干上模腔,所述上模腔中置有与其相匹配的上模型芯,所述上模型芯沿轴心贯穿设有上注塑孔,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上模腔相对应的下模腔,所述下模腔中置有与其相匹配的下模型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型芯沿轴心贯穿设有下注塑孔,并在所述下注塑孔的周围上下贯穿有四根斜滑块,所述斜滑块的上端较其下端距离所述下模型芯的轴心的距离大,所述斜滑块下方连接有斜顶柱,所述斜顶柱安装在顶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斜滑块实现了增加上模腔和下模腔的数量的目的,可同时加工更多数量的产品,同一周期的产能增加数倍,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加工VCM马达塑料部件载体的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工VCM马达塑料部件载体的模具,其加工的产品在脱模时,主要通过横向设置的限位块横向划开才能实现目的,而这需要占用下模板较大的空间,使得下模板中的下模腔的数量受限,下模板最多设置八个模腔,导致产品的加工效率受限,即使增加模具的尺寸以设置更多的模腔,由于流道过长,容易导致产品的注塑效果不佳,且存在浪费材料的问题。以上问题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了加工VCM马达塑料部件载体的模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不改变模具尺寸的情况下增加上模腔和下模腔的数量,加工更多数量的产品。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加工VCM马达塑料部件载体的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设有若干上模腔,所述上模腔中置有与其相匹配的上模型芯,所述上模型芯沿轴心贯穿设有上注塑孔,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上模腔相对应的下模腔,所述下模腔中置有与其相匹配的下模型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型芯沿轴心贯穿设有下注塑孔,并在所述下注塑孔的周围上下贯穿有四根斜滑块,所述斜滑块的上端较其下端距离所述下模型芯的轴心的距离大,所述斜滑块下方连接有斜顶柱,所述斜顶柱安装在顶板上。
所述斜滑块的倾斜角为5°。
所述上模板上设有16个上模腔,所述下模板上设有16个下模腔。
所述斜滑块的底部设有梯形槽,所述斜顶柱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梯形槽相匹配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下模型芯中设置斜滑块改变了产品在模具中成型后脱模的方式,以往产品脱模时用于限制产品的限位块要横向划开才能顺利脱模,而这需要占用下模板较大的空间,使得下模板中的下模腔的数量受限,下模板最多设置八个模腔,导致产品的加工效率受限,而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该技术问题,通过斜滑块上顶滑开即可实现脱模,由于斜滑块代替了传统横向设置的限位块,原来为限位块预留的位置可以增设更多的下模腔,有效减小相邻的下模腔与下模腔之间的间距,同一加工周期能够加工更多数量的产品,产能增加数倍,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型芯和下模型芯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一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一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8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实现不同方向二次抽芯动作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塑料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