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7158.5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0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倪楠楠;卞凯;张文宇;高家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70/34 |
代理公司: | 常州信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2 | 代理人: | 袁程斌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模具 热固性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 凹部 压模 本实用新型 压实组件 上模板 下模板 复合材料成型 碳纤维预浸料 工件端面 水平部 凹腔 凸台 压覆 模具 成型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其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上设有压模凸台,所述的下模板上设有压模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模凹腔包括水平部以及深凹部,位于深凹部内设有对碳纤维预浸料进行压覆的第一压实组件,位于深凹部的端部设有对工件端面进行压整的第二压实组件。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批量生产、保证热固性复合材料生产的稳定性的成型模具,且成型模具保证了成型后产品的尺寸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航空航天的热固性复合材料制成的产品一般采用成型模具制成的,其工艺流程大致为:在成型模具内铺放预浸料,然后合模上压机加热固化成型。然而,这种工艺制得的产品难以满足用于航空航天的热固性复合材料制成的产品表面状态及其形状稳定的要求,难以减少纤维滑移和局部纤维堆积的现象,难以保证热固性复合材料生产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从而造成产品尺寸和质量的不稳定性。
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通过增加压实工装以及使用压实工装的次序,减少纤维滑移和局部纤维堆积等现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批量生产、保证热固性复合材料生产的稳定性的成型模具,且成型模具保证了成型后产品的尺寸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其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上设有压模凸台,所述的下模板上设有压模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模凹腔包括水平部以及深凹部,位于深凹部内设有对碳纤维预浸料进行压覆的第一压实组件,位于深凹部的端部设有对工件端面进行压整的第二压实组件。
还包括连接在上模板上表面的上隔热板,连接在下模板下表面的下隔热板。
所述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内均形成有加热管道,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端面上设有与加热管道连接的加热油进口和加热油出口。
所述的下模板和下隔热板之间还设有用于将成品从压模凹槽中顶出的顶出装置。
所述的第一压实组件为截面为正方形的杆件,杆件的两端分别于压模凹槽的两侧面相抵,所述的第二压实组件包括插入压模凹槽的前压实板,以及安装在前压实板与压模凹槽的内壁面之间的后压实板。
所述的前压实板和后压实板之间采用斜面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模板上设置第一压实工装和第二压实工装,解决了热固性复合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纤维滑移和局部纤维堆积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顶出装置,能够快速的将成型后的产品脱出,避免产品损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不合格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模板以及第一压实工装和第二压实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压实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上模板,10为压模凸台,2为下模板,20为压模凹槽,201为水平部,202深凹部,21为第一压实组件,22为第二压实组件,11为上隔热板,23为下隔热板,220为前压实板,221为后压实板,5为碳纤维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71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