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荷开关进出线绝缘遮蔽罩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6332.6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9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赵剑波;赵隆乾;王进昌;王晓明;李濤;孙玉诚;王有德;嚴月玲;薛顺海;马洪林;王成亮;黄卯;高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0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负荷开关 连接头 遮蔽罩 遮板 本实用新型 加密保护 结构安装 绝缘遮蔽 加固套 进出线 接板 套接 组装 一体化设置 工作效率 绝缘防护 危险系数 上表面 胶接 套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负荷开关进出线绝缘遮蔽罩,包括遮蔽罩,连接头,第一通孔,遮板,第二通孔,套接边,加固套接板结构和组装加密保护头结构,所述的连接头一体化设置在遮蔽罩的右上部;所述的第一通孔开设在遮蔽罩内部的下侧;所述的第二通孔开设在遮板内部下侧的左方;所述的套接边分别胶接在遮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加固套接板结构安装在连接头的右上部;所述的组装加密保护头结构安装在第一通孔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能够随之套在负荷开关上,进而起到绝缘防护的功能,同时避免了容易影工作效率的问题,再同时降低了工作的难度和危险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负荷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负荷开关进出线绝缘遮蔽罩。
背景技术
在电网的发展进程中,不停点检修作业在电网的检修运维中已经更加普遍,而10KV配电网运营维修的危险性还是很高的,现如今我们只有针对目标物和作业人员进行绝缘处理,然而我们现在对于目标物的绝缘遮蔽处理还是比较单一的,尤其在10KV配电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于负荷开关的绝缘遮蔽也只是简单的缠绕处理,这样也就对我们的带电作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降低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我们的工作难度和危险指数。
但是,现有的负荷开关进出线绝缘遮蔽罩还存在着绝缘遮蔽效果差、容易影响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难度和危险系数的问题。
因此,发明负荷开关进出线绝缘遮蔽罩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负荷开关进出线绝缘遮蔽罩,以解决现有的负荷开关进出线绝缘遮蔽罩绝缘遮蔽效果差、容易影响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难度和危险系数的问题。负荷开关进出线绝缘遮蔽罩,包括遮蔽罩,连接头,第一通孔,遮板,第二通孔,套接边,加固套接板结构和组装加密保护头结构,所述的连接头一体化设置在遮蔽罩的右上部;所述的第一通孔开设在遮蔽罩内部的下侧;所述的第二通孔开设在遮板内部下侧的左方;所述的套接边分别胶接在遮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加固套接板结构安装在连接头的右上部;所述的组装加密保护头结构安装在第一通孔内;所述的加固套接板结构包括第一套接板,第二套接板,第三套接板,防护垫,加固螺杆和转动块,所述的第二套接板和第三套接板分别胶接在第一套接板左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的防护垫分别胶接在第一套接板、第二套接板和第三套接板的内壁上;所述的转动块胶接在加固螺杆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的组装加密保护头结构包括组装头,连接孔,密封环,第一穿插孔,加密垫,第二穿插孔和保护垫,所述的连接孔开设在组装头的内部;所述的密封环胶接在组装头的上端,并在内部开设有第一穿插孔;所述的加密垫和保护垫相互胶接,同时并胶接在连接孔内壁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遮蔽罩内部的右侧插接有遮板,同时遮板外侧的套接边套在连接头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遮蔽罩采用PE板罩,所述的遮板采用PE板。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对应,且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套接板、第二套接板和第三套接板组成U型,所述的第一套接板、第二套接板和第三套接板分别采用实木板。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垫采用橡胶垫,所述的防护垫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加固螺杆后侧与第二套接板对应,所述的加固螺杆前表面的转动块设置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的组装头和密封环分别采用橡胶头和橡胶环,且前部开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的加密垫和保护垫分别设置为半圆形,且分别采用硅胶垫,所述的加密垫和保护垫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穿插孔。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环直径比组装头的直径大一厘米至三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未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6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