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砌体填充墙与板的柔性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5385.6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0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黄华敬;邓云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005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砌体填充墙 填充墙 墙体 柔性连接结构 角钢夹板 柔性连接 建筑材料 本实用新型 方便施工 连接节点 膨胀螺钉 砌块墙体 墙体稳定 填充材料 主体结构 砌筑 墙顶 优化 改进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砌体填充墙与板的柔性连接结构;填充墙砌筑完成后,在墙顶设置用于控制墙体的面外稳定的角钢夹板,角钢夹板与板之间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填充墙与板之间设置填充材料。本专利选用普通建筑材料,解决了砌体填充墙与板柔性连接做法,能够减少砌体填充墙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同时保证砌体填充墙自身的稳定性。另外,本专利对普通砌块墙体做法进行改进,不改变普通墙体的基本做法的基础上,优化墙体与板的连接节点,达到填充墙与板柔性连接的同时,满足墙体稳定,且选用市场常见的普通建筑材料,方便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板的连接结构,具体来讲是砌体填充墙与板的柔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砌体填充墙(包括砖墙和砌块墙),因防火、隔声、建筑节能等优良的功能性,同时兼顾了材料的普遍性和经济性,一直以来都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流的隔墙材料。填充墙对建筑房间起围护和分隔作用,不承受使用活荷载,仅承担墙体自身重量。
虽然抗震规范中明确指出此类墙体宜与主体结构采用柔性连接,但实际工程运用中,为了保证填充墙体自身的稳定,通常采用周边与框架梁柱顶紧的做法,此法虽简便易行,但其对结构的刚度影响并未在计算时进行考虑(即使在计算中通过周期折减对地震力进行放大,但其首先定量是完全不准确的,而且地震力无法适当地分配),从而导致结构在抗震种的表现与计算假定不符。且在地震中由于它们实际上不具备抗震墙的承载力,往往会首先破坏,形成安全隐患。然而在地震中就不乏因填充墙倒塌导致人财损失的实例。
目前在一些项目施工中会要求填充墙必须与主体结构(板)之间采用柔性连接,尽量不给主体结构提供任何刚度,但又需要保证其自身稳定。近期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0SG614-2《砌体填充墙构造详图(二)(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中,推荐的做法是采用配筋的组合柱来满足墙体与主体结构脱开后的稳定问题,但需要采用带50x30mm槽的专用砌块,或砌筑完成后现场切割槽体放置钢筋,这种方式施工难度高,且难以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砌体填充墙与板的柔性连接结构。本专利选用普通建筑材料,解决了砌体填充墙与板柔性连接做法,能够减少砌体填充墙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同时保证砌体填充墙自身的稳定性。另外,本专利对普通砌块墙体做法进行改进,不改变普通墙体的基本做法的基础上,优化墙体与板的连接节点,达到填充墙与板柔性连接的同时,满足墙体稳定,且选用市场常见的普通建筑材料,方便施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砌体填充墙与板的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填充墙砌筑完成后,在墙顶设置用于控制墙体的面外稳定的角钢夹板,角钢夹板与板之间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填充墙与板之间设置填充材料。
一种砌体填充墙与板的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板底预埋锚筋,锚筋穿过填充材料与填充墙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砌体填充墙与板的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锚筋穿过填充材料与填充墙对应的砼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砌体填充墙与板的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锚筋穿过填充材料与填充墙构造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选用普通建筑材料,解决了砌体填充墙与板柔性连接做法,能够减少砌体填充墙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同时保证砌体填充墙自身的稳定性。另外,本专利对普通砌块墙体做法进行改进,不改变普通墙体的基本做法的基础上,优化墙体与板的连接节点,达到填充墙与板柔性连接的同时,满足墙体稳定,且选用市场常见的普通建筑材料,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柔性连接结构的实施方式1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柔性连接结构的实施方式2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柔性连接结构的实施方式3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5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空间多功能隔断墙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内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