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汽车前大灯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8037.6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8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长足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25/00;H01R13/72;H01B7/02;H01B7/28;H01B7/18;G01R19/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线束 智能控制芯片 本实用新型 汽车前大灯 报警功能 一端连接 线束 霍尔电流传感器 控制报警器 驾驶 安全防护 安全隐患 报警装置 电流异常 负荷增加 监测信号 检查维修 绝缘材质 资产损失 电流变 连接套 套接 烧毁 报警 传递 监测 外部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汽车前大灯线束,包括主线束,所述主线束的一端连接有主端口,且主线束的另一端连接支线束,所述主线束与支线束的连接处包裹有绝缘材质的连接套,且主线束的外部套接有电流异常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安全防护,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对主线束中的电流值进行监测,并将监测信号传递给智能控制芯片,智能控制芯片内设置有阙值,当接收的数值大于阙值时会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方便驾驶人员及时检查维修,避免电流变高导致主线束负荷增加,从而导致烧毁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安全隐患,减少资产损失,保证了驾驶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汽车前大灯线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如何使大量线束在有限的汽车空间中如何更有效合理布置,使汽车线束发挥更大的功能,已成为汽车制造业面临的问题,线束是将一组金属线和电缆绑在一起,运载设备之间来往的信号和电源的连接,是汽车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导线及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
但是目前汽车大灯所用的线束在使用时因外界电流波动会出造成线束烧毁,严重会导致汽车自燃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对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影响,并且线束在安装时容易导致线束表层划伤,从而对线束的整体使用寿命及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汽车前大灯线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汽车前大灯线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汽车前大灯线束,包括主线束,所述主线束的一端连接有主端口,且主线束的另一端连接支线束,所述主线束与支线束的连接处包裹有绝缘材质的连接套,且主线束的外部套接有电流异常报警装置,所述主线束的外部位于电流异常报警装置的一侧位置处套接有捆扎装置,所述支线束的另一端连接有支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线束包括绝缘隔热层,所述绝缘隔热层的内部设置有分别与主端口和支线束电性连接的线芯,且绝缘隔热层与线芯之间设置有发泡材质的填充层,所述绝缘隔热层的外侧设置有绝缘铠装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铠装层为一种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构件,并且其内部添加有陶瓷纤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流异常报警装置包括呈“山”字形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固定有与主线束相固定的固定套,且支架的中段固定有用于检测电流大小的霍尔电流传感器,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驾驶舱内部的报警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包括“C”字形磁芯,磁芯的开口处设置有霍尔元件,且磁芯的两端分别缠绕有线圈,霍尔元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放大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报警组件包括智能控制芯片和报警器,智能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报警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捆扎装置包括套环,所述套环的外部固定有卡头,且套环的外部远离卡头的一端位置处固定有条形的卡带,卡带与卡头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长足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长足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8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