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5711.5 | 申请日: | 201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3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光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G01N21/78 |
代理公司: | 51230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138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检测 酸性气体 进气管 滑杆 工业固体废物 处理设备 球形活塞 检测管 侧壁 本实用新型 发生故障 工业废料 生产车间 生命健康 通风设备 压缩弹簧 一端连接 影响生产 限位块 插接 富集 管壁 滤网 上套 位块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属于工业固废处理领域,一种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的侧壁上插接有气压检测管,且进气管与气压检测管相连通,气压检测管的管底连接有滑杆,滑杆远离气压检测管管底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气压检测管的管壁之间连接有主滤网,滑杆上套接有球形活塞,球形活塞与气压检测管的管底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气压检测管的侧壁上连接有酸性气体检测管,且气压检测管与酸性气体检测管相连通,可以实现容易在通风设备发生故障的初期发现故障,使工业废料粉碎时产生的酸性气体不易在生产车间内富集,不易影响生产工人的生命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固废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简称工业废物,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可分为一般工业废物(如高炉渣、钢渣、赤泥、有色金属渣、粉煤灰、煤渣、硫酸渣、废石膏、脱硫灰、电石渣、盐泥等)和工业有害固体废物,即危险固体废物。
受制于现如今的技术水平,工业固体废物只有很少的量被妥善处理,部分可以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如钢铁渣、粉煤灰或煤渣在利用前都需进行粉碎处理,而在粉碎上述工业固体废物时,工业固体废物极易释放出自身残留部分酸性气体,如硫化物,一般生产车间为了生产安全,粉碎设备一般会选用密闭的粉碎容器,且会配备完整的通风和废气处理设备,但当通风设备发生故障时,上述酸性气体易在生产车间内富集,威胁生产工人的生命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它可以实现容易在通风设备发生故障的初期发现故障,使工业废料粉碎时产生的酸性气体不易在生产车间内富集,不易影响生产工人的生命健康。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侧壁上插接有气压检测管,且进气管与气压检测管相连通,所述气压检测管的管底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气压检测管管底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气压检测管的管壁之间连接有主滤网,所述滑杆上套接有球形活塞,所述球形活塞与气压检测管的管底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气压检测管的侧壁上连接有酸性气体检测管,且气压检测管与酸性气体检测管相连通,所述酸性气体检测管的管口处连接有与气压检测管管壁相匹配的副滤网框,所述副滤网框内连接有副滤网,所述酸性气体检测管内装有紫色石蕊试液,可以实现容易在通风设备发生故障的初期发现故障,使工业废料粉碎时产生的酸性气体不易在生产车间内富集,不易影响生产工人的生命健康。
进一步的,所述副滤网框靠近酸性气体检测管的一端连接有一对定位柱,所述酸性气体检测管上开凿有一对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底板上连接有吸附磁铁,其中定位柱为磁性材料制成,可以是不锈钢等材料,通过定位柱和酸性气体检测管的匹配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安装酸性气体检测管,而通过定位柱和吸附磁铁的吸附,可以使酸性气体检测管不易从气压检测管上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气压检测管与酸性气体检测管之间连接有密封橡胶垫圈,所述密封橡胶垫圈与气压检测管固定连接,且密封橡胶垫圈与酸性气体检测管之间为过盈配合,密封橡胶垫圈可以增加气压检测管与酸性气体检测管之间的密封性,使气压检测管内的气体不易从气压检测管与酸性气体检测管之间的间隙漏出,不易影响气压检测管和紫色石蕊试液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酸性气体检测管的管壁上包裹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上刻有防滑纹,工作人员可以握住橡胶套将酸性气体检测管从气压检测管上插拔,使酸性气体检测管不易从工作人员手上滑脱,同时在工作人员用过大的力握住酸性气体检测管,造成酸性气体检测管破碎时,橡胶套可以保护工作人员,使酸性气体检测管破裂的碎片不易割伤工作人员手掌。
3.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光,未经李伟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57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夹具与配套的清洗托架
- 下一篇:一种真石漆生产粉末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