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转轴外圆上孔的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3200.X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0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廖慧慧;舒兰英;郭丙结;陈继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爪卡盘 装夹定位 堵头 找正 本实用新型 机床 机床尾座 转轴外圆 装夹装置 上孔 夹具 同一水平轴线 安装方便 基准平面 孔加工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转轴外圆上孔的装夹装置,包括机床三爪卡盘、装夹定位堵头和机床尾座;所述机床三爪卡盘、装夹定位堵头和机床尾座均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装夹定位堵头位于机床三爪卡盘和机床尾座之间;所述装夹定位堵头安装在机床三爪卡盘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具上设置一基准平面用于间接找正零件,不需要对每一个零件都进行找正,能够减少找正的时间和次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安装方便、找正方便,能够大大提高转轴外圆上的孔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转轴上孔的装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转轴外圆上孔的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转轴是折叠舵面上锁紧机构的主要零件之一,在舵面的展开过程中,通过转轴连接将扭杆内贮存的动力传递给舵面以达到展开锁定的目的。转轴结构如图6所示,转轴外形为中空细长轴结构,小端有一用于安装扭杆的腰形孔,小端锥面上有一组与腰形孔垂直贯通的孔,两孔之间的夹角为6°±3′。该转轴采用30CrMnSiA棒料经机械加工成型,因孔为单面钻孔,孔径稍大,但零件硬度高,在对孔的加工过程中钻头磨损快,刀具更换频繁,反复修磨钻头占用时间较多。并且数铣加工孔时零件装夹找正采用一夹一顶方式装夹固定零件,然后用百分表打表找正小端外圆锥面上的小斜面和小端端面。由于找正面面积小,为保证找正的可靠性,需多次打表找正,找正速度慢,且每次装夹的零件都必须重新找正,找正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加工转轴外圆上孔的装夹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加工转轴外圆上孔的装夹装置,包括机床三爪卡盘、装夹定位堵头和机床尾座;所述机床三爪卡盘、装夹定位堵头和机床尾座均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装夹定位堵头位于机床三爪卡盘和机床尾座之间;所述装夹定位堵头安装在机床三爪卡盘上;所述装夹定位堵头设有凹面和凸台;所述凸台位于装夹定位堵头的端面上;所述凹面位于装夹定位堵头的侧面。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凹面与凸台位于装夹定位堵头的同一侧。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凹面设有2个,分别位于装夹定位堵头的上下两侧,且位置相互对称。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装夹定位堵头呈圆柱体,且直径为20cm。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凸台长6cm,宽7~7.02cm,厚4.6~4.62cm;凸台位于装夹定位堵头的中心位置。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两凹面之间的距离为14.9~15.2cm。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凹面的凹陷深度与安装凸台一端端面的距离为5cm。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装夹定位堵头表面设有防滑条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具上设置一基准平面用于间接找正零件,不需要对每一个零件都进行找正,能够减少找正的时间和次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安装方便、找正方便,能够大大提高转轴外圆上的孔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定位堵头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定位堵头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定位堵头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定位堵头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待加工的转轴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3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合工件旋转的车床用液压定位装置
- 下一篇:轴类多向调节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