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锁螺母固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52981.0 | 申请日: | 2018-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3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傲;彭虎;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健航空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王伟 |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锁螺母 转柄 固紧装置 右支板 堵头 圆孔 底板 正六边形孔 左支板 配合 本实用新型 产品装配 单人操作 机械结构 跑道型孔 人为因素 重心不稳 自由拆卸 自由滑动 不均匀 扳手 上端 滑脱 受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锁螺母固紧装置,一种自锁螺母固紧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左支板和右支板;所述右支板上端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转柄;所述转柄可在右支板圆孔内自由滑动,转柄的左边头部开有正六边形孔,可与自锁螺母配合;所述转柄上固定有杆;所述左支板上设有堵头,堵头可自由拆卸,堵头一端开有跑道型孔,可与轴相配合,另一端设有正六边形孔,可与自锁螺母配合。解决了单人操作重心不稳、受力不均匀、扳手滑脱等问题,并通过机械结构的固定,降低人为因素隐患,提高产品装配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锁螺母固紧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环控系统涡轮冷却器由多个零组件构成,其壳体两端为通过传力销固定在轴上的叶轮结构,通过自锁螺母固紧,并要求固紧后轴尖跳动量不大于0.05mm。由于固紧力度较大,且两端自锁螺母需要同时固紧,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多人同时操作。单人操作会导致产品重心不稳、受力不均匀、扳手滑脱等问题,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装配质量及效率。为了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与效率,消除装配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需要设计一种自锁螺母紧固装置对上述产品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螺母固紧装置对所述产品进行固紧。解决单人操作重心不稳、受力不均匀、扳手滑脱等问题,并通过机械结构的固定,降低人为因素隐患,提高产品装配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自锁螺母固紧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左支板和右支板;所述右支板上端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转柄;所述转柄可在右支板圆孔内自由滑动,转柄的左边头部开有正六边形孔,可与自锁螺母配合;所述转柄上固定有杆;所述左支板上设有堵头,堵头可自由拆卸,堵头一端开有跑道型孔,可与轴相配合,另一端设有正六边形孔,可与自锁螺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左支板和右支板分别通过六角头螺栓和垫圈固定在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堵头的外部为正六边形,左支架上设有正六边形孔,堵头和左支架间隙配合,可以自由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两端自锁螺母分别固定在固紧装置的两端,通过转动杆带动转柄旋转即可达到自锁螺母固紧的效果并且保证固紧后轴尖跳动量不大于0.05mm,有效的解决了用扳手固紧后跳动量超大的问题,也解决了受力不均、重心不稳的难题,降低了人为因素的隐患提高产品装配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紧装置配合使用的堵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紧装置配合使用的转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底板,2、左支板,3、堵头,4、右支板,5、转柄,6、杆,7、六角头螺栓,8、垫圈,9、备用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固紧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紧装置,包括底板1和固定在底板1上的左支板2和右支板4;右支板4上端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转柄5;转柄5可在右支板4圆孔内自由滑动,转柄5的左边头部开有正六边形孔,可与自锁螺母配合;转柄右端固定有杆6;左支板2上设有堵头3,堵头3可自由拆卸,堵头3一端开有跑道型孔,可与轴相配合,另一端设有正六边形孔,可与自锁螺母配合。
所述左支板2和右支板4分别通过六角头螺栓7和垫圈8固定在底板上1。
所述堵头3的外部为正六边形,左支架上设有正六边形孔,堵头3和左支架2间隙配合,可以自由活动。
堵头3可以根据产品具体形状替换。
将飞机环控系统涡轮冷却器两端的自锁螺母分别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固紧装置两端,通过转动杆6带动转柄5旋转即可达到自锁螺母固紧的效果并且保证固紧后轴尖跳动量不大于0.05mm,有效的解决了用扳手固紧后跳动量超大的问题,也解决了受力不均、重心不稳的难题,降低了人为因素的隐患提高产品装配的精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健航空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航健航空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2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补光的内六角扳手
- 下一篇:一种直螺纹套筒电动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