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风电运维船的悬浮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9227.1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0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薛军;张良;王全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瑞风船用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5/02 | 分类号: | E06C5/02;F03D13/25;F03D80/50 |
代理公司: | 32280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印苏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风电 梯本体 护舷 本实用新型 插杆孔 通孔 运维 插接固定 船体甲板 端面设置 上下浮动 风浪流 上端 缓冲 下端 船体 甲板 颠簸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风电运维船的悬浮梯装置,包括:安装在船体甲板通孔处的弹性护舷,在所述弹性护舷的端面设置有插杆孔;悬浮梯本体,所述悬浮梯本体的下端插接固定在所述插杆孔内,上端与风电桩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专用于风电运维船的悬浮梯装置,在甲板通孔处设置弹性护舷,在风浪流中能够带动悬浮梯本体上下浮动,缓冲颠簸,该悬浮梯装置对风电桩和船体几乎无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浮梯,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风电运维船的悬浮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前进,发电方式越发多样化,在海洋中设立风电桩也是一种获得风能以转化成电能的方式,所以相应的风电桩的维修和养护也成为海洋风力发电中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一般而言,维修人员乘坐风电运维船靠近风电桩,通过扶梯登上风电桩进行相应的检查维修作业,在维修人员从船体至扶梯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种悬浮梯从船体过渡至风电桩上,其中,过渡的形式一般有如下三种:1、悬浮梯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船体上,上端通过抱箍固定连接在风电桩上,此种连接形式,难以经受风浪的颠簸,上下连接为硬连接,对船体及风电桩的损伤较大,人员上下不安全;2、悬浮梯的下端通过液压油缸顶推作用提升,上端通过抱箍固定连接在风电桩上,此种连接形式对船体及风电桩的损伤小,人员上下安全,但是成本高,需要400万至500万,用户无法承受;3、风电运维船的船首安装电磁线圈,直接通过导电,产生磁力吸附于风电桩上,此种连接形式,风浪流对船体、风电桩的损伤达到最大,已被淘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专用于风电运维船的悬浮梯装置,包括:
弹性护舷和悬浮梯本体,所述弹性护舷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应的第二表面,在所述弹性护舷上设有至少两个插杆孔,所述插杆孔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凹陷,在船体的甲板上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弹性护舷安装于所述通孔上,并与所述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外露于所述甲板,
所述悬浮梯本体具有至少两个长杆和多个横杆,所述长杆平行设置,任意两个横杆平行设置,所述长杆与所述横杆垂直,所述横杆的一端与一根长杆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另一根长杆连接,在使用时,所述长杆的下端插接固定在所述插杆孔内,所述长杆的上端与风电桩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长杆的上端设置有电磁感应装置,所述电磁感应装置与电源电性连接,当所述电磁感应装置通电时,所述长杆的上端吸附于所述风电桩上。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与所述长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圆柱筒、固定在所述圆柱筒内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当所述电磁感应装置通电时,所述圆柱筒吸附在所述风电桩上。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之间的电线自所述长杆的上端伸入至所述悬浮梯本体之中,由所述长杆的下端伸出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插杆孔的底部中心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自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由所述长杆的下端伸出的所述电线穿过所述穿线孔与船舱内的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长杆的上端通过抱箍与所述风电桩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长杆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风电桩的侧壁形状相适配的弹性连接部,当所述悬浮梯本体与所述风电桩连接时,所述弹性连接部与所述风电桩贴合,所述抱箍箍住所述弹性连接部和所述风电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瑞风船用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瑞风船用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92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