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床自动割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8590.1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0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泰隆管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9/00 | 分类号: | B23D19/00;B23D33/00;B23D3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壳体 车床 割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 管材 活动座 龙门架 滚轮 切割 底部居中位置 壳体活动连接 后部位置 气缸带动 前部位置 上方位置 切割槽 滚轴 支架 停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床自动割管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靠近前部位置设有第一传送带,且第一传送带通过滚轴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部靠近后部位置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设有切割槽,所述壳体的上部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龙门架,且第一龙门架的底部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床自动割管装置,设有活动座、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首先能够完成自动割管的工作,利用气缸带动活动座上升后停留的时间来决定被切割的管材长度,使用非常方便,节省人力,其次能够在输送的过程中以及切割的过程中避免管材出现位移的现象,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割管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床自动割管装置。
背景技术
割管装置是一种用于切割管材的切割形装置,主要将较长的管子通过人为的测量等方式将其切割为短管,方便人们加工,同样也属于管材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移到工序,但现有的割管装置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现有的割管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割管装置需要人们手动拿管、放管、并且还要进行测量切割,使用相当不便,其次管道在运输中容易出现移位的现象,稳定性不高,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床自动割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床自动割管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床自动割管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靠近前部位置设有第一传送带,且第一传送带通过滚轴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部靠近后部位置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设有切割槽,所述壳体的上部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龙门架,且第一龙门架的底部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一滚轮,所述壳体的上部位于第二传送带的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龙门架,且第二龙门架的底部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滚轮,所述壳体的上部位于第一龙门架和第二龙门架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龙门架,所述第三龙门架的顶部贯穿有气缸,所述第三龙门架的内侧开设有滑槽,且第三龙门架的内部与滑槽滑动安装有活动座,且活动座的内部一侧位置设有第一电机,所述活动座的内部居中位置活动安装有切割刀,且切割刀与活动座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一皮带,所述滚轴与壳体之间设有连轴,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与壳体之间设有固定架,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连轴之间设有第二皮带。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脚,支脚的底部设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切割槽与切割刀垂直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龙门架、第二龙门架与第三龙门架均与壳体之间设有连接螺栓,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的中间位置凹陷。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与第三龙门架之间设有固定盘。
优选的,所述活动座与滑槽之间设有滑轨,所述壳体的后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泰隆管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泰隆管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85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刀片轴中心喷水冷却切割机
- 下一篇:台式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