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超声镭雕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5509.4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2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万泽兵;刘昊;欧阳军;金磊;范小鹏;张家栋;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46 | 分类号: | B23K26/346;B23K26/7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学群;顾楠楠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转盘机构 镭雕 充电器 转移机构 自动超声 超声波焊接装置 全自动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 企业成本 生产效率 移动轨迹 预压机构 节约 | ||
1.一种自动超声镭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生产线包括第一输送转盘机构(1)、位于第一输送转盘机构(1)上方的预压机构(2)、充电器转移机构(3)、设于充电器转移机构(3)移动轨迹上的超声波焊接装置(4)、第二输送转盘机构(5)以及设于第二输送转盘机构(5)上方的镭雕设备(6),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转盘机构(1)包括第一圆盘(11)以及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与第一圆盘(11)的圆心连接,所述第一圆盘(11)的表面上设有至少四个第一固定座(13),以对充电器进行固定,每两个第一固定座(13)相对设置,通过第一电机(12)驱动第一圆盘(11)转动以将位于第一固定座(13)上的待预压充电器依次被送至预压机构(2)下方;
所述预压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21)以及预压块(22),所述第一气缸(21)的第一活塞杆(211)朝向第一圆盘(11),且朝第一圆盘(11)的表面垂直升降,预压块(22)固定在第一活塞杆(211)的前端,以使预压块(22)在第一气缸(21)的带动下对转动至预压机构(2)下方的第一固定座(13)中的充电器进行预压;
所述超声波焊接装置(4)的焊头(40)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座(41),以使在超声波焊接时对已预压充电器进行固定后通过超声波焊接装置(4)对已预压充电器进行超声焊接;
所述第二输送转盘机构(5)包括第二圆盘(51)以及第二电机(52),所述第二电机(52)的输出轴与第二圆盘(51)的圆心连接,所述第二圆盘(51)的表面上设有至少四个第三固定座(53),以对充电器进行固定,每两个第三固定座(53)相对设置,通过第二电机(52)驱动第二圆盘(51)转动以将位于第三固定座(53)上的已超声焊接充电器依次被送至镭雕设备(6)下方进行激光雕刻;
所述第一圆盘(11)与第二圆盘(51)朝相对的一侧转动;
所述充电器转移机构(3)设于超声波焊接装置(4)的前侧;
所述充电器转移机构(3)包括多个第一电动夹爪(31)、移动板(32)、驱动移动板(32)直线移动的第一行走机构(33)、带动第一电动夹爪(31)垂直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34),多个第一电动夹爪(31)直线排列在移动板(32)上,多个第一电动夹爪(31)等距离间隔设置在移动板(32)上以使第一行走机构(33)驱动移动板(32)移动后每个第一电动夹爪(31)均移动相同的距离,移动板(32)移动到第一输送转盘机构(1)处时,多个第一电动夹爪(31)分别移动至第一固定座(13)、第二固定座(41)上方并通过第一升降装置(34)带动下移对第一固定座(13)、第二固定座(41)中的充电器进行抓取;移动板(32)移动到第二输送转盘机构(5)处时,多个第一电动夹爪(31)分别移动至第三固定座(53)、第二固定座(41)上方并通过第一升降装置(34)带动下移将抓取的充电器放入第三固定座(53)以及第二固定座(41)中;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4)通过第一夹爪固定支架(35)固定在移动板(32)上;
所述第二圆盘(51)上的第三固定座(53)中和第一圆盘(11)上的第一固定座(13)中分别至少有一个第三固定座(53)、第一固定座(13)与第二固定座(41)设于同一条直线上,该条直线与充电器转移机构(3)的移动轨迹平行,该第三固定座(53)与第二固定座(41)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固定座(41)与该第一固定座(13)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一电动夹爪(31)之间的间距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超声镭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圆盘(51)中在进入镭雕设备(6)之前的这个第三固定座(53)与第二固定座(4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五固定座(4172),在第一圆盘(11)中在经过预压机构(2)后的这个第一固定座(13)第二固定座(4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固定座(4171),在第二圆盘(51)中在进入镭雕设备(6)之前的这个第三固定座(53)、在第一圆盘(11)中在经过预压机构(2)后的这个第一固定座(13)与第二固定座(41)、第四固定座(4171)以及第五固定座(4172)均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在第一圆盘(11)中在经过预压机构(2)后的这个第一固定座(13)、第四固定座(4171)和第二固定座(41)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第二圆盘(51)中在进入镭雕设备(6)之前的这个第三固定座(53)、第五固定座(4172)和第二固定座(41)之间的距离均与两个第一电动夹爪(31)之间的间距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55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