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5248.6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4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穆潇;宋传学;彭思仑;段文献;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叶立涛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电池组 电池检测单元 温度传感器 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装置 温度报警装置 整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充电系统 检测电池 有效保障 车体 电池 检测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组、CPU单元、充电系统和电池检测单元,所述电池组和用于检测电池状态的电池检测单元相互连接,所述电池检测单元与AD转换器相互连接,且AD转换器与CPU单元相互连接,所述CPU单元与DA转换器相互连接,且CPU单元与温度报警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温度报警装置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相互连接,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电池组内,所述CPU单元与用于控制车体的整车控制系统相互连接。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组成合理,有效保障电池运行安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现有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发展的最为迅速,且以初步运用。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由数百节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方式组合而成,总电压高达几百伏,充电电流达几百安,成本昂贵,因此需对电池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以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和温度要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并避免过充和过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管理装置,电池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组、CPU单元、充电系统和电池检测单元,所述电池组和用于检测电池状态的电池检测单元相互连接,所述电池检测单元与AD转换器相互连接,且AD转换器与CPU单元相互连接,所述CPU单元与DA转换器相互连接,且CPU单元与温度报警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温度报警装置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相互连接,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电池组内,所述CPU单元与用于控制车体的整车控制系统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内设置有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与CPU单元相互连接实现保护电路的状态记录与信息的传输。
优选的,所述电池检测单元与电流传感器连接实现电路电流的检测,所述电池检测单元与电压传感器连接实现电路电压的检测,所述电池检测单元与电量反馈系统连接实现电池组剩余电量的检测。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与功率限制单元相互连接,实现电池组输出功率的限制。
优选的,所述充电系统与用于整理电路的电路整理系统连接,电路整理系统整理电路后与电池组相连,保证充电电路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电池管理装置通过内置的DA转换器与显示单元和语音提示单元相互连接,实现数据的显示与播报。
优选的,所述电池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检测烟雾的烟雾检测单元和用于检测火光的光电检测单元,且电池检测单元分别与烟雾检测单元和光电检测单元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组和用于检测电池状态的电池检测单元相互连接,实现电池组电流与电压的检测,有效监测电池运行环境;充电系统与用于整理电路的电路整理系统连接,电路整理系统整理电路后与电池组相连,使得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和温度要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有效保证电池安全和使用寿命;功率限制单元限制电池输出上限,电池检测单元内烟雾检测单元和光电检测单元有效监测电池安装区域烟雾含量以及火光亮度,有效监测电池是否存在短路与明火,进一步保障电池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检测单元连接示意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5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