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防针刺伤及防脱落的静脉输液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4849.5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1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华;姚金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丽华;姚金美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74100 云南省丽江***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针刺护套 静脉输液针 针头 本实用新型 穿刺组件 护套组件 防脱落 单叶 针柄 防针刺伤 滑动槽 刺入 针座 医疗器械技术 针头刺入血管 快速固定 两端封闭 针头刺伤 轴向方向 刺针管 可弯折 针刺伤 安全 脱出 侧壁 刺伤 套接 贴片 细管 粘接 血管 暴露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防针刺伤及防脱落的静脉输液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针刺伤及防脱落的静脉输液针包括穿刺组件和护套组件,所述穿刺组件包括针头、针座、软细管、单叶针柄,所述护套组件包括防针刺护套,穿刺组件套接于护套组件。防针刺护套的侧壁上开有沿轴向方向两端封闭的滑动槽,单叶针柄延伸出滑动槽外,将针座限制在防刺针管套内,操纵单叶针柄可以改变针头相对于防针刺护套的位置,防止针头刺伤。防针刺护套外粘接有可弯折贴片,既不影响针头刺入血管的过程,又能在刺入后快速固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静脉输液针在使用时暴露的针头的刺伤危险和刺入血管针头脱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防针刺伤及防脱落的静脉输液针。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多是由针座、软管、针管和护套组成,护套在使用时取下多被丢弃,当输液结束后,针管从患者血管中拔出,往往直接被丢弃到医疗垃圾利器盒中,期间,这些没有保护并处于裸露的污染针头极有可能刺破操作人员或周围人员的皮肤,这种刺伤还可引起感染病菌。同时,在回收这些医疗废弃物的过程中,锋利的针头会刺破垃圾袋导致医疗废弃物的散落,给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带来不便与危险。即使暂时保留护套,输液结束后再次将护套重新套在针管上,但是护套的体积很小,收藏难度大,再次套上护套的过程也容易导致刺伤发生。所以临床需要一种带有保护套的静脉输液针。
目前在临床治疗上广泛使用的静脉输液针管,其固定方式均采用撕取胶布粘贴固定针体,这致使在输液穿刺固定过程中操作不便;如果提前将胶布固定在针尾又会导致进针时胶布粘黏衣物等情况发生,对医护人员造成不便。所以,临床需要一种携带固定部件的静脉输液针,在针尖刺入血管成功后能立即将皮肤与外露的针管部件固定,同时不影响医护人员顺利进行刺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安全防针刺伤及防脱落的静脉输液针,本实用新型在通用输液针构造的基础上增加了针管保护装置和输液针固定装置,在防止输液针从血管中脱落的同时,也消除使用后的针管对医护人员及可能接触到废弃医疗器械的其他人员的危害。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安全防针刺伤及防脱落的静脉输液针,包括穿刺组件和护套组件,所述穿刺组件包括针头、针座、软细管、单叶针柄,针头、针座、软细管通过胶粘剂顺序连接,单叶针柄一体式连接针座;所述护套组件包括防针刺护套、可折弯贴片、消毒海绵,所述防针刺护套是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防针刺护套开口端分别为a端和b端,防针刺护套的侧壁上开有沿轴向方向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并不延伸至防针刺护套的a端和b端,所述消毒海绵通过限位部件固定于防针刺护套a端的套管内,所述可折弯贴片粘接于防针刺护套a端的外壁上;所述防针刺护套套接于所述穿刺组件,针头朝向防针刺护套的a端,所述单叶针柄通过防针刺护套侧壁上的滑动槽延伸出防针刺护套外,沿滑动槽操纵单叶针柄可以改变针头与护套组件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所述滑动槽的宽度等于单叶针柄的叶片厚度。
进一步,所述可折弯贴片包括可折弯部和两个粘贴片,所述可折弯部粘接于防针刺护套a端的外壁上,所述粘贴片在针头刺入血管成功后黏贴于病患皮肤。
进一步,所述可折弯贴片的长度为3-6cm。
进一步,所述防针刺护套a端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出部,所述限位凸出部将毒消毒海绵限制在防针刺护套内。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防针刺护套,在针管抽出病患的血管后,操纵单叶针柄沿滑动槽由防针刺护套的a端滑向b端,从而带动针头进入防针刺护套,防针刺护套中的消毒海绵可以对沾有病人血液的针管进行初步消毒,有利于医疗安全,同时包裹针尖部分,避免刺伤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丽华;姚金美,未经杨丽华;姚金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4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型穿刺手法的留置针
- 下一篇:一种防针刺伤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