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现场人脸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7487.7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8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宇;庞井明;刘万柱;戴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利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林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现场 人脸识别系统 本实用新型 比对 临时指挥中心 人员数据库 比对结果 动态捕捉 快速通知 人脸比对 身份鉴别 自动识别 特性库 人脸 数据库 混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现场人脸识别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用于消防现场动态捕捉人脸比对,快速身份鉴别,在指定的人员数据库中及时比对;当比对结果符合特性库时,快速通知消防现场临时指挥中心;该系统有助于提高消防现场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共通性,以降低消防现场的混乱程度,系统可以自动识别人脸,再通过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找到目标,可以有效快速的识别被救人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系统,具体是一种消防现场人脸识别系统,属于人脸识别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某地区在出现大型火灾、自然灾害等救援行动时,有很大一部分人经常会被困于其中。由于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和扑救难度大的特点,加之救援现场结构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失火难以控制和逃离。无数高楼火灾案例表明,火灾救援现场往往混乱不堪。由于救援现场的混乱,被困人员即使被救后,也没有一个手段、方法可以了解、统计已救人员的信息。这就导致了现场临时指挥中心、救援总部对被救与未被救人员信息无法掌握。火灾、自然灾害等现场被困人员如生命体征良好,可自行叙述自己的身份信息。但被救人员若神志尚未清醒时,就无法了解其身份信息。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方便的数字化的手段可以统计被救人员的信息。
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比例的增长,对于传统的人工“检索”来说,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且人工识别难免会有疏忽或这是精神不集中的情况,影响监视、监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现场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有效统计被救人员的信息。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防现场人脸识别系统,包括面部识别终端和面部识别服务平台,所述面部识别终端包括面部识别模块、高清摄像装置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面部识别模块分别与高清摄像装置和数据传输模块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高清摄像装置为高清摄像机,所述高清摄像装置为三个,三路高清摄像装置能够快速采集人脸的高清图像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4G传输模块。
所述面部识别模块用于获取实时高清图像数据,针对高清图像数据的人脸进行解码、分析,获得人脸特征图像;所述高清摄像装置用于快速采集人脸的高清图像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获得的人脸特征图像传输到面部识别服务平台。
所述面部识别服务平台包括识别平台数据库和识别平台服务器,所述识别平台数据库和识别平台服务器连接,所述识别平台数据库用于存储预录入人员的脸部信息数据,所述识别平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数据传输模块输送的人脸特征图像,将人脸特征图像与识别平台数据库中预录入人员的脸部信息数据做比对,将比对结果发送出去。具体地,所述比对结果发送至现场临时指挥中心或指挥总部。
办公场所需预录入人员的脸部信息,同步至识别平台数据库。当出现重大火灾或自然灾害时,通过使用识别平台服务器将被救人员人脸特征图像与遇录入数据进行比对,将比对一致的人员记录至数据库中,在救援中心大屏幕上显示被救人员信息,使得临时指挥中心人员和指挥总部能够有效的了解已救人员的数量和基本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用于消防现场动态捕捉人脸比对,快速身份鉴别,在指定的人员数据库中及时比对;当比对结果符合特性库时,快速通知消防现场临时指挥中心。该系统有助于提高消防现场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共通性,以降低消防现场的混乱程度。系统可以自动识别人脸,再通过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找到目标,可以有效快速的识别被救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利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利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74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