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循环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5954.2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2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酆强胜;陈立锋;胡小虎;徐顺宠;王乾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4 | 分类号: | F04C29/04;F04C19/00;F04C2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0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管 冷却塔 水循环冷却装置 真空泵进水口 真空泵冷却水 本实用新型 温度检测计 循环水降温 真空泵 水箱 主管 非正常高温 极端天气 依次连接 出水端 出水口 电动阀 高效率 进水端 顺水流 循环水 水管 上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成回路的冷却塔、真空泵和水箱,连接冷却塔出水口与真空泵进水口的水管为主管;还包括循环水降温装置,所述循环水降温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计,设于所述主管上且靠近真空泵进水口处;支管,支管的进水端接入顺水流方向位于温度检测计上游的主管上、出水端接入所述水箱内;以及电动阀,设于所述支管上。本实用新型降低真空泵冷却水的循环水温度,并使真空泵的水温维持在高效率段,特别是在非正常高温的极端天气下对真空泵冷却水水温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真空泵循环水利用的装置,具体为一种真空泵冷却循环降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环式真空泵可在环境温度5~40℃范围内和进口压强小于1330Pa的条件下长期连续工作,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烟草、机械、轻工、医药、食品等行业,是目前工业企业主流使用的真空泵。例如,公开号为CN10844314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水环式真空泵,包括泵体,泵体顶部设有排气口和吸气口,排气口和吸气口通过法兰固定,排气口内腔中设有消音器,吸气口上设有单向阀,泵体底部设有底座,泵体内部设有防爆板,防爆板顶部凹槽内部设有防爆装置,防爆装置通过缓冲板进行隔离,防爆板内部设有内腔,内腔中心通过固定件连接转轴,转轴通过稳速仪连接叶轮组件,叶轮组件连接气液分离器,叶轮组件外侧连接水环,水环连接回流器,泵体外侧连接电机。
真空泵的进水温度一旦超过上限温度,真空泵入口的液体会产生气化现象,水汽混合的状态会影响真空泵的出力,并且对叶轮产生腐蚀。随着夏季温度的持续升高,极端天气的出现频次增多,冷却系统的循环水温因室外空气的温度升高,饱和水蒸气压力升高,冷却水中的热量更难以向外排出。真空泵的运行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大,设备温度升高会使真空泵的运行效率大幅度降低。降低冷却循环水的温度,能够降低真空泵设备的运行温度,提升真空泵的运行效率,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循环冷却装置,增设循环水降温装置,以解决极热气候条件下真空泵冷却水温度过高引起的真空泵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通过降低真空泵循环水的水温,能够有效的提升真空泵的单台使用效率,节省能耗。
一种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成回路的冷却塔、真空泵和水箱,连接冷却塔出水口与真空泵进水口的水管为主管;还包括循环水降温装置,所述循环水降温装置包括:
温度检测计,设于所述主管上且靠近真空泵进水口处;
支管,支管的进水端接入顺水流方向位于温度检测计上游的主管上、出水端接入所述水箱内;
以及电动阀,设于所述支管上。
本实用新型增设支管,将支管引入水箱中,使未经过真空泵的冷却水与水箱内的水均匀混合,保证水箱内水温得到有效降低,从而降低整个冷却循环水的温度。通过本实用新型增设的降温装置的使用,可以实现真空泵循环水温度降低的效果,将真空泵循环水温度控制在高效范围内,充分发挥冷却塔及冷却循环泵的能力,提升真空泵的运行效率,减少真空泵的启用台数,降低其使用能耗。
本实用新型降低真空泵冷却水的循环水温度,并使真空泵的水温维持在高效率段,特别是在非正常高温的极端天气下对真空泵冷却水水温的控制。
优选地,所述循环水降温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温度检测计接入该控制器,所述电动阀接入并受控于该控制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回路,可稳定主管的进水水量,平衡各路流量,使正常的冷却循环不受影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管上且位于温度检测计与支管接入点之间设置流量计,所述流量计接入所述控制器。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流量计采用涡街式流量计,以满足检测和控制需求。
控制反馈模块的设置,对温度流量进行监控,在降低冷却水水温的同时,保证真空泵泵体通过的水量不受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5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