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外壳胶圈视觉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5911.4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1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沈阳鼎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5 | 代理人: | 赵月娜 |
地址: | 12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光源 手机外壳 相机机构 视觉检测设备 龙门架 下悬臂 工作台 胶圈 检测 组装 本实用新型 表面开设 技术要点 人为误差 安置槽 上悬臂 拍摄 滑块 悬设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外壳胶圈视觉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其技术要点是:工作台上方布置有Y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的上方跨设有龙门架且龙门架上设有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的滑块上组装有R轴旋转机构,R轴旋转机构的转台上表面开设有手机外壳安置槽,X轴移动机构的滑台前部组装有Z向导轨且Z向导轨上分别固定有上、下悬臂架,上悬臂架的末端固定有Z向相机机构,下悬臂架的末端固定有环形光源,Z向相机机构的拍摄口朝下悬设于环形光源上方,环形光源的内径大于拍摄口的外径,X轴移动机构的滑台下端支设有Y向相机机构。其克服了传统人为检测易出现人为误差、不能满足自动化要求的问题,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外壳胶圈视觉检测设备,适用于手机外壳点胶之后胶圈外径的检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并逐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因此,制造型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机械自动化设备,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视觉检测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通过图像摄取装置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
在手机组装过程中,手机外壳点胶的均匀度会对手机组装存在较大影响,如果出现断胶更会影响组装质量,传统作法通常是人眼判别,但已经不能满足自动化要求,也容易出现人为误差,因此,急需更智能的机械设备来替代人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操作方便的手机外壳胶圈视觉检测设备,以克服传统人为检测易出现人为误差、不能满足自动化要求的问题,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机外壳胶圈视觉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工作台上方布置有Y轴移动机构,所述Y轴移动机构的上方跨设有龙门架且龙门架上设有X轴移动机构,所述Y轴移动机构的滑块上组装有R轴旋转机构,所述R轴旋转机构的转台上表面开设有手机外壳安置槽,所述X轴移动机构的滑台前部组装有Z向导轨且Z向导轨上分别固定有上、下悬臂架,所述上悬臂架的末端固定有Z向相机机构,所述下悬臂架的末端固定有环形光源,所述Z向相机机构的拍摄口朝下悬设于环形光源上方且Z向相机机构的拍摄口的中心线与环形光源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环形光源的内径大于拍摄口的外径,所述X轴移动机构的滑台下端支设有Y向相机机构。
上述的手机外壳胶圈视觉检测设备,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固定于龙门架上部侧面的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X向导轨、设于支架左、右两端的同步轮、连接于两个同步轮之间的同步带、与其中一个同步轮的轮轴联接的步进电机Ⅰ、滑动组装于X向导轨上且与同步带固定连接的滑台,所述滑台在同步带的带动下沿X向导轨滑动。
上述的手机外壳胶圈视觉检测设备,所述上悬臂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丝母,所述X轴移动机构的滑台左、右两侧分别组装有与丝母配合的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有用于手动旋拧的螺帽。通过旋拧螺帽驱动丝杆转动,从而使丝母带动上悬臂架和Z向相机机构沿Z向导轨移动,从而改变Z向相机机构的拍摄高度。
上述的手机外壳胶圈视觉检测设备,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工作台上表面的Y向导轨、沿Y向导轨滑动的滑块、支撑于工作台下表面的同步带机构Ⅰ、与同步带机构Ⅰ的同步轮轮轴联接的步进电机Ⅱ,所述R轴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Y轴移动机构的滑块底面的步进电机Ⅲ、利用轴承支撑于Y轴移动机构的滑块上的转台、设于转台底部与步进电机Ⅲ的输出轴之间的同步带机构Ⅱ,所述步进电机Ⅲ的侧面设于与同步带机构Ⅰ的同步带固定连接的夹紧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5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