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子节温器的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9947.1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龙;张霖;徐明;艾钰书;刘宏华;王剑锋;李晓磊;闫立凯;宋太安;崔婷婷;冯琢玉;牛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F01P11/00;F01P11/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赵君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节温器 恒温器壳体 发动机缸盖 进水管接头 发动机冷却水 本实用新型 出水管接头 发动机缸体 机油冷却器 循环系统 小循环 增压器 水箱 暖风 水套 水泵 水路 冷却水路结构 发动机冷却 回水管路 水泵连接 水套连通 循环管路 管控 连通 | ||
1.一种基于电子节温器的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发动机缸体(2)、发动机缸盖(3)、暖风(7)、恒温器壳体(4)、机油冷却器(5)、增压器(6)和水箱(8);所述水泵(1)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缸体(2)的水套连接,所述发动机缸体(2)的水套与所述发动机缸盖(3)的水套连通,所述发动机缸盖(3)通过管路与暖风(7)连通,所述暖风(7)通过管路与恒温器壳体(4)的进水管接头连接,所述发动机缸盖(3)还通过管路与所述恒温器壳体(4)的出水管接头连接,所述恒温器壳体(4)的出水管接头与还与机油冷却器(5)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器(5)与增压器(6)连接,所述增压器(6)通过回水管路与恒温器壳体(4)的进水管接头连接,所述恒温器壳体(4)的进水管接头分别通过管路与水箱(8)和电子节温器(9)连接,所述水箱(8)通过管路与所述电子节温器(9)连接,所述电子节温器(9)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水泵(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节温器的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冷却水循环系统为大循环时,冷却水从水泵(1)发动机缸体(2)的水套,经过上水孔,进入发动机缸盖(3)的水套,一个支路进入暖风(7);经过暖风(7)回水回到恒温器壳体(4),另一个支路经过发动机缸盖(3)的水套出水口进入恒温器壳体(4),经过恒温器壳体(4)上进入机油冷却器(5),进入增压器(6),经过增压器(6)回到恒温器壳体(4)与暖风(7)回水汇聚冲刷电子节温器(9),电子节温器(9)打开,由恒温器壳体(4)进入到水箱(8),进行热交换,冷却后的水回到进水管总成,通过水泵(1)再次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节温器的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冷却水循环系统为小循环时,冷却水从水泵(1)泵水进入发动机缸体(2)水套、经过上水孔,进入发动机缸盖(3)的水套,一个支路进入暖风(7)、经过暖风(7)回水回到恒温器壳体(4),另一个支路经过发动机缸盖(3)的水套进入恒温器壳体(4),经过恒温器壳体(4)进入机油冷却器(5),进入增压器(6),经过增压器(6)回水回到恒温器壳体(4)与暖风(7)回水汇聚冲刷电子节温器(9);电子节温器(9)关闭,通过回水管,通过水泵(1)再次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99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子水泵的固定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发电机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