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列车智能卸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8845.8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5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园;王忠合;龚平;雷彬;张良涛;吴芳;王振刚;丁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5/00 | 分类号: | B6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平台 轨道列车 计算平台 车站 机器人 行车 图像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 控制机器人 列车集便器 全自动操作 智能 安全隐患 规划路径 铁路系统 综合信息 集便器 网络化 智能化 污工 编组 车型 自动化 列车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列车卸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智能卸污系统,包括行车管理平台、车站管理平台、卸污计算平台、真空卸污单元及机器人,行车管理平台将列车的综合信息发送给即将到站的车站管理平台,车站管理平台生成卸污任务后发送给卸污计算平台,卸污计算平台规划路径并控制机器人移动至所述列车集便器的卸污位置附近,机器人根据图像识别装置与集便器对接开始卸污操作。该方案提高了车站卸污工艺的效率,可自动应对不同车型和编组的卸污需求,全自动操作,无需人工卸污,减少卸污工的工作和安全隐患,提高铁路系统整体自动化及智能化网络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列车卸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列车智能卸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铁路车站、部分客整所卸污均采用人工卸污方式,即当列车进站后,安排多个现场多个操作人员通过接通管道将列车上的污水排放至回收地点,列车长或乘务员根据行车管理平台上的仪表盘获取列车污水箱的液位变化,同时现场操作人员与列车长或者乘务员通话实时得知污水排放情况,当排放完成停止卸污并拆卸管道,整个过程无自动控制装置,存在人工操作卫生性和安全性差等问题。目前国内外铁路车站均无自动卸污系统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铁路卸污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智能卸污系统,包括行车管理平台、车站管理平台、卸污计算平台、真空卸污单元及机器人;
所述行车管理平台用于发送即将到站列车的综合信息给所述车站管理平台,所述综合信息包括该列车的到站时间、停靠时间、车型编组及各车厢集便器实时状态;
所述车站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综合信息并发送任务给所述卸污计算平台,所述任务包括卸污请求命令及卸污完成命令;
所述卸污计算平台用于根据所述车站管理平台的任务及所述机器人的状态计算路径,并控制所述机器人移动至所述列车集便器的卸污位置并与集便器对接;
所述真空卸污单元根据机器人的对接状态启停抽真空作业。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铁路运营管理平台,所述行车管理平台与车站管理平台之间通过所述铁路运营管理平台进行信息交互。
优选地,所述行车管理平台与所述车站管理平台之间通过无线网4G网络通信,所述车站管理平台与所述卸污计算平台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型编组包括客流密度、列车种类、机车功率、线路情况、站线及站台长短。
优选地,所述各车厢集便器实时状态包括各集便器的接口位置及各集便器的实时存量情况。
优选地,所述卸污计算平台计算各所述机器人的路径,并根据集便器的卸污位置最近与机器人的距离远近来确定优先级。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上设有图像识别装置、位置传感器及卸污支管,所述卸污支管与所述真空卸污单元接通。
优选地,所述真空卸污单元包括真空泵机组及卸污总管,所述卸污总管一端与所述真空泵机组接通,另一端与所述机器人上的卸污支管接通。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为移动式机械臂或固定式机械臂,所述移动式机械臂沿着滑轨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轨道列车智能卸污系统,包括行车管理平台、车站管理平台、卸污计算平台、真空卸污单元及机器人,行车管理平台将列车的综合信息发送给即将到站的车站管理平台,车站管理平台生成卸污任务后发送给卸污计算平台,卸污计算平台规划路径并控制机器人移动至所述列车集便器的卸污位置附近,机器人根据图像识别装置与集便器对接开始卸污操作。该方案提高了车站卸污工艺的效率,可自动应对不同车型和编组的卸污需求,全自动操作,无需人工卸污,减少卸污工的工作和安全隐患,提高铁路系统整体自动化及智能化网络化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8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铁座椅扶手
- 下一篇:底架边梁结构及具有其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