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刻机的自动上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7520.8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4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明;邓超略;黄文斌;高尊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印之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取料机构 放料架 纠正组件 驱动装置 吸附机构 纠正 驱动连接 上板装置 光刻机 本实用新型 传送带表面 工作效率 向上移动 向下移动 废板 平齐 上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刻机的自动上板装置,能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自动上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废板率,包括取料机构、传送带、放料架、吸附机构和两纠正组件,所述取料机构设于放料架和传送带之间,所述取料机构与吸附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取料机构带动吸附机构在放料架和传送带上方往复移动,所述两纠正组件设于传送带远离放料架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纠正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纠正柱,所述两纠正柱相互平齐,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传送带上方,所述驱动装置和纠正柱驱动连接,并带动纠正柱向下移动设于传送带表面或带动纠正柱向上移动设于传送带上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上板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光刻机的自动上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将CTP制版机应用在印刷业中,但大多数都采用手动上板,通过人工把每一张板按要求放人进板口,再用人工将板推入,或者通过人工将板放在设置的特殊斜入滑口,靠板的重力而滑入夹板口,这样人工上板要一个人一机操作是非常紧张,劳动强度强度大,并且因人工放板原因使得板在进入CTP制板机时会产生偏差,从而经常出现废板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刻机的自动上板装置,能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自动上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废板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刻机的自动上板装置,包括取料机构、传送带、放料架、吸附机构和两纠正组件,所述取料机构设于放料架和传送带之间,所述取料机构与吸附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取料机构带动吸附机构在放料架和传送带上方往复移动,所述两纠正组件设于传送带远离放料架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纠正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纠正柱,所述两纠正柱相互平齐,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传送带上方,所述驱动装置和纠正柱驱动连接,并带动纠正柱向下移动设于传送带表面或带动纠正柱向上移动设于传送带上方。
具体地,所述吸附机构包括真空吸盘、固定支架,所述真空吸盘设置在固定支架底部,所述取料机构的输出端与固定支架的一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取料机构包括支撑部、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支撑部顶端,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固定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带动吸附机构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圆心转动。
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滚珠丝杆,纠正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滚珠丝杆的螺母上,通过螺母带动纠正柱相对于传送带表面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取料机构和传送带,在取料机构上设有吸附机构,在传送带上设有纠正组件,当吸附机构在放料架上吸取待加工板后,由取料机构带动吸附机构移动至传送带上,从而带动待加工板移动至传送带上,再由传送带带动待加工板向纠正组件方向移动,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完成自动上板,纠正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被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的纠正柱,利用纠正柱对待加工板进行运动轨迹纠正,使得待加工板的板边平齐进入CTP制板机中,从而降低废板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电机;2.步进电机;3.支撑部;4.纠正柱;5.传送带;6.真空吸盘;7.固定支架;8.放料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光刻机的自动上板装置,包括取料机构、传送带5、放料架8、吸附机构和两纠正组件,所述取料机构设于放料架8和传送带5之间,所述取料机构与吸附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取料机构带动吸附机构在放料架8和传送带5上方往复移动,所述两纠正组件设于传送带远离放料架的一端并位于传送带上方且平齐设置,所述两纠正柱4相互平齐,所述纠正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纠正柱4,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传送带5上方,所述驱动装置和纠正柱4驱动连接,并带动纠正柱4向下移动设于传送带5表面或带动纠正柱4向上移动设于传送带5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印之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印之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7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