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集催泪和灭火于一体的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5497.9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1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卫;郑尚宾;肖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川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3/00 | 分类号: | A62C13/00;A62C13/76;F41H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柱 本实用新型 喷射装置 过气孔 套管 灭火 冷却剂 热气溶胶 现场提供 携带方便 轴向设置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集催泪和灭火于一体的喷射装置,套管(9)内还设置有催泪药柱(28),催泪药柱(28)位于热气溶胶冷却剂层内,催泪药柱(28)上开设有多个过气孔(29),过气孔(29)沿套管(9)轴向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为维护暴乱现场提供有利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和防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持式集催泪和灭火于一体的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暴乱场合驱散示威者的方式有很多,利用催泪及发烟的方式遮障和麻痹暴乱人群,可有效驱散、打击、减弱暴乱群体的集中性、攻击性,且施暴者还经常纵火,如烧毁汽车、烧毁商场等。催泪防暴器通常采用喷射或手榴弹的形式喷或抛射,喷射方式采用的是辣椒素(OC)等液态非杀伤性刺激剂,没有喷雾功能,对施暴者造成的伤害较小,作用不大;手榴弹方式虽然具备催泪及发烟功能,对于远距离人群,由于人群的快速流动,不能有效实施驱散作用。中国专利中,专利号为2018200534657中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灭火器,该灭火器只能扑灭暴乱现场的火焰,但是并不具备催泪和喷雾功能。
在暴乱场合,治安人员为了制服施暴者和扑灭大火,防爆人员不仅需要携带催泪防暴器还要携带灭火器,携带两种装备不仅重量大,而且给行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为维护暴乱现场提供有利支持的手持式集催泪和灭火于一体的喷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持式集催泪和灭火于一体的喷射装置,它包括由上往下顺次螺纹连接的顶盖、壳体和手柄,所述顶盖内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环形台,环形台内设置有拉瓦管,环形台顶表面上且沿着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大通槽,环形台上且位于相邻两个大通槽之间还开设有小通槽A和小通槽B,通槽沿顶盖的轴向设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套管,套管的底部开设有过线孔,套管的外部套设有可沿套管滑动的挡圈,套管的底端封闭,套管的顶端为开口,开口处向外设置有翻边,所述拉瓦管包括锥形喷管和底板,锥形喷管的小端面固设于底板的下表面,底板上设置有出口,出口与锥形喷管连通,底板下表面的边缘上且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连接件C,连接件C的下端部设置有勾头,相邻两个连接件C之间设置有连接件A和连接件B,连接件设置于底板下表面的边缘上;所述拉瓦管的锥形喷管设置于套管内,拉瓦管的底板抵靠于套管的开口上,拉瓦管的连接件C环抱于套管外部,连接件C的勾头挂接于挡圈上,连接件C设置于大通槽内,连接件A设置于小通槽A内且向外翻折勾在环形台底表面,连接件B设置于小通槽B内且向内翻折勾在套管的翻边下表面;所述套管内设置有且由下往上顺次设置有定位弹簧、橡胶包覆套、下隔板和上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均开设有出气孔,下隔板和上隔板之间且位于套管内填装有呈颗粒状的热气溶胶冷却剂层,橡胶包覆套在定位弹簧弹力下抵靠于下隔板底部,上隔板在定位弹簧弹力下抵靠于锥形套管的大端面上,橡胶包覆套内设置有药柱,药柱的顶部开设有反应腔,反应腔内设置有点火具;所述套管内还设置有催泪药柱,催泪药柱位于热气溶胶冷却剂层内,催泪药柱上开设有多个过气孔,过气孔沿套管轴向设置。
所述拉瓦管上均匀固设有三个连接件C。所述连接件A的长度大于连接件B的长度,连接件C的长度大于连接件A的长度。所述手柄内设置有压电头,压电头经导线贯穿过线孔且与点火具连接;所述手柄的外侧设置有气动按键,启动按键与压电头相对立设置。所述热气溶胶冷却剂层内还可设置多个不带有过气孔的催泪药柱。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为维护暴乱现场提供有利支持。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3 为拉瓦管与套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4 为拉瓦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川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川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54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