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筒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3478.2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0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谢敏楠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缸盖 提取装置 膨胀体 火花塞 本实用新型 火花塞孔 套筒内壁 调整件 卡接 取出 概率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筒提取装置,包括主体、设于所述主体前端的膨胀体、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膨胀体和套筒内壁相卡接与否的调整件。该装置不但可以快速便捷地取出卡在缸盖火花塞孔内的套筒,而且还有助于降低缸盖和火花塞的受损害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拆装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筒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拆装的过程之中,由于套筒的外径过大,容易发生套筒卡到缸盖火花塞孔内导致无法取出的情况。如果强行取出被卡住的套筒将会对缸盖的火花塞孔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发动机的缸盖报废。另外,由于套筒的内壁光滑,所以采用常规工具(例如,钳子等)也难以将其取出。而目前现有的常规取出方法是需要把缸盖附近大量其他零件先行拆除,才能在不损害发动机缸盖的情况下取出套筒,而且约需耗费6小时,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套筒提取装置,使用该装置不但可以快速便捷地取出卡在缸盖火花塞孔内的套筒,而且还有助于降低缸盖和火花塞的受损害概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套筒提取装置,包括主体、设于所述主体前端的膨胀体、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膨胀体和套筒内壁相卡接与否的调整件。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体包括套件;所述调整件包括设于主体内的连杆和设于主体外的锥体;所述主体内设有供所述连杆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前进与后退的通道;所述锥体的最小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前端,最大端为自由端;当所述连杆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前进与后退时,所述套件活动地套接所述锥体。
优选地,所述套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活动块;每个所述活动块的后端连接所述主体的前端,每个所述活动块的前端为自由端。
更优选地,每个所述活动块的前端上还设有弧形槽;各活动块的弧形槽以互补方式围成一与所述锥体形状相匹配的容置槽。
更优选地,所述活动块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地,所述连杆为旋转螺杆。
优选地,所述锥体为锥形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供操作人员握持的手柄。
优选地,沿所述主体的径向方向,所述主体的后端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手柄的贯穿孔。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材质是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提取装置,通过使用调整件控制膨胀体与套筒内壁卡接与否,当需要提取套筒时,使膨胀体卡接套筒内壁,即可利用主体方便地将套筒从缸盖中取出;相比现有的拆卸方法,无需先拆卸附近的零部件,不但使用起来方便快捷,而且省时省力,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2)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提取装置,工作原理是使膨胀体对套筒内壁施加压力使膨胀体卡接在套筒中再取出套筒,因此,在取出套筒的过程中,避免了套筒提取装置与套筒的外围以及火花塞孔的接触,从而降低对火花塞孔造成损害的概率,有利于保护火花塞和缸盖。
3)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提取装置,其手柄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大大地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结构强度,而且不易生锈。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套筒提取装置较优选结构处于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3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