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车轮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3002.9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9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庆;徐献义;王贵;李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模 顶杆套 小顶杆 本实用新型 顶杆上板 顶杆下板 铸造模具 螺钉 顶模板 阶梯孔 铝车轮 内轮缘 返修 上部开口 使用寿命 润滑油 紧固 模具 磨损 装配 联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车轮铸造模具,包括顶模、小顶杆、顶杆下板、顶杆上板、顶模板、螺钉、顶杆套,小顶杆固定在顶杆上板与顶杆下板之间;顶模固定在顶模板上;在顶模内轮缘部位设置阶梯孔,阶梯孔内装配有顶杆套,依靠螺钉与顶模紧固联结;顶杆套的上部开口端内注入有润滑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模内轮缘部位安装顶杆套,规避了原有结构的小顶杆与顶模之间的直接磨损,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模具的返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在车轮低压铸造技术中,为了实现铸件顺利的脱模,在现有的顶模内轮缘部位一般均布着一定数量的小顶杆,如图1所示。在连续生产中,顶杆往往重复着数以千万计的顶出-回收循环运动,是模具中损耗较为严重的零件。实践表明:一套车轮低压铸造模具通常在连续生产二十个班次左右就会报废而重新更换一批新的顶杆。由于顶杆与顶模孔之间的不断摩擦,使得二者配合间隙逐渐增大,当达到一定尺寸后便会出现跑铝的风险;而一旦铝液进入间隙内凝固,那么顶杆就可能随时会被卡死,导致顶出时因受力弯曲而失效;另外,如果顶模配合孔磨损严重的话,则是无法直接修复的,只能申请报废,这造成了极大的成本浪费。因此,为解决上述存在弊端,有必要对现有的顶出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其使用寿命,降低模具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了零件间磨损,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的车轮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车轮铸造模具,包括:顶模、小顶杆、顶杆下板、顶杆上板、顶模板、螺钉、顶杆套。小顶杆固定在顶杆上板与顶杆下板之间;顶模固定在顶模板上;在顶模内轮缘部位加工阶梯孔,阶梯孔内装配有顶杆套,依靠螺钉与顶模紧固联结;顶杆套的上部开口端内注入有润滑油,以减少金属零件间的摩擦。工作时,小顶杆在顶杆上板和顶杆下板的带动下通过顶杆套的中心孔将车轮铸件顶出模具,从而实现其顺利脱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模内轮缘部位安装顶杆套,规避了原有结构的小顶杆与顶模之间的直接磨损,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模具的返修成本;在配合间隙增大后,可通过更换顶杆套来进行弥补,消除了间隙内跑铝及粘铝的风险;通过在顶杆套内添加润滑介质,提高了顶杆运动的顺畅性,保证了现场的连续稳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低压铸造车轮模具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铝车轮铸造模具示意图。
图中:1-顶模,2-小顶杆,3-顶杆下板,4-顶杆上板,5-顶模板,6-螺钉,7-顶杆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铝车轮铸造模具,包括顶模1、小顶杆2、顶杆下板3、顶杆上板4、顶模板5、螺钉6、顶杆套7。顶杆上板4和顶杆下板3连接成一个整体,小顶杆2固定在二者之间,沿圆周均布12-20个不等,依车轮尺寸而定;小顶杆2选用耐磨性好的材料制作;顶模1固定在顶模板5上,在顶模1的内轮缘部位加工阶梯孔,数量与小顶杆2一致;阶梯孔内装配有顶杆套7,选用高耐磨性材料加工制作;每个顶杆套7与顶模1之间使用两个螺钉紧固连接;顶杆套7的上端设计为喇叭口状,可在其内注入润滑油以减少金属间运动时的摩擦;在工作状态时,顶杆下板3和顶杆上板4带动小顶杆2实现上下往复运动,小顶杆2通过顶杆套7的中心孔将车轮铸件顶出模具从而实现其顺利脱模,消除了顶模与顶杆间的直接磨损,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30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