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3469.5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2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华;林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廖苑滨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尾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强板 线路板本体 固定区 手柄区 粘合剂 线路板 铜引脚 剥落 插接 粘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其包括线路板本体和补强板,所述线路板本体的末端的一侧设有露铜引脚;所述补强板包括固定区和与所述固定区连接的手柄区,所述固定区通过粘合剂固定于所述线路板本体末端的另一侧,所述手柄区的两端相对于所述固定区内缩有一距离。由于手柄区相对于固定区内缩有一定的距离,拿起补强板时不会轻易剥落补强板与粘合剂粘接的边缘,进而避免了补强板脱落的风险,防止插接不良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路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线路板通常在末端的一侧设置露铜引脚以便使用插接连接器连接,然后在另一侧设置补强板,且通常是补强板最外端的一部分通过粘合剂与线路板粘接,而靠近里面的部分不设置粘合剂,以便工作人员用手拿起并连接插接连接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补强板通常是一由一大块补强板构成,然后在一端涂上粘合剂,工作人员拿起补强板时,容易使边缘的补强板剥离,从而导致整块补强板脱落,导致插接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线路板,由于手柄区相对于固定区内缩有一定的距离,拿起补强板时不会轻易剥落补强板与粘合剂粘接的边缘,进而避免了补强板脱落的风险,防止插接不良产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路板,其包括线路板本体和补强板,所述线路板本体的末端的一侧设有露铜引脚;所述补强板包括固定区和与所述固定区连接的手柄区,所述固定区通过粘合剂固定于所述线路板本体末端的另一侧,所述手柄区的两端相对于所述固定区内缩有一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区与所述手柄区于内缩连接处设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区的外表面设有菱形滚花。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线路板本体上的焊盘,所述焊盘两侧与所述线路板本体的连接处点涂有粘结物。
进一步地,所述焊盘上焊接有芯片,每个所述芯片上的焊盘内侧均额外并联有至少一根引线。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线路板本体上的二维码镭射区,位于所述二维码镭射区上的线路板本体设有黑油墨层和设于所述黑油墨层上的白油墨层,所述白油墨层通过镭射形成有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黑油墨层的厚度为30μm~40μm。
进一步地,所述白油墨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手柄区相对于固定区内缩有一定的距离,拿起补强板时不会轻易剥落补强板与粘合剂粘接的边缘,进而避免了补强板脱落的风险,防止插接不良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路板,其包括线路板本体1和补强板2,所述线路板本体1的末端的一侧设有露铜引脚;所述补强板2包括固定区21和与所述固定区21连接的手柄区22,所述固定区21通过粘合剂3将整个固定区粘接固定于所述线路板本体1末端的另一侧,所述手柄区22的两端相对于所述固定区21内缩有一距离。由于手柄区22相对于固定区21内缩有一定的距离,拿起补强板2时不会轻易剥落补强板2与粘合剂3粘接的边缘,进而避免了补强板2脱落的风险,防止插接不良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3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静电结构的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线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