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菌群耐冷驯化器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6728.1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1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彤;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张栋栋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箱 沉淀箱 生物菌群 驯化 耐冷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第二管道 调节池 恒温箱 本实用新型 生物反应器 污水回流口 北方地区 第一管道 高寒地区 寒冷地区 混合菌群 活性污泥 内部设置 曝气装置 标准液 出水口 热管型 制备 节约 能源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菌群耐冷驯化器,用于寒冷地区的热管型MBR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箱,恒温箱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箱和沉淀箱,培养箱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培养箱和沉淀箱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且培养箱中放置有混合菌群标准液;培养箱通过第二管道与调节池的污水回流口相连接,沉淀箱通过第三管道与调节池的出水口相连接,沉淀箱通过第四管道与MBR膜生物反应器连接,第四管道通过第五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生物菌群耐冷驯化器制备活性污泥的方法在我国北方地区和西部高寒地区使用,节约能源,经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菌群耐冷驯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活性污泥法是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所普遍使用的技术,在常温下处理效果较好。然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和西部高寒地区,污水处理效果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水温的降低,活性污泥的活性逐渐下降、沉淀性变差,有机物去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受到极大冲击。当温度低于15℃时,常温微生物的活性将急剧下降,硝化效果明显降低;在10℃左右,部分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当温度在4℃范围内,大部分微生物进入休眠期甚至死亡,污水处理系统的硝化作用几乎停止。此外低温也为小胸虫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其过度生长将导致污泥膨胀,进而影响出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菌群耐冷驯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菌群耐冷驯化器,用于寒冷地区的热管型MBR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上,包括:恒温箱,所述恒温箱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箱和沉淀箱,所述培养箱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培养箱和所述沉淀箱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且所述培养箱中放置有混合菌群标准液;
所述培养箱通过第二管道与调节池的污水回流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靠近培养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管阀,所述第二管道上靠近所述调节池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管阀;
所述沉淀箱通过第三管道与调节池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三管道靠近所述调节池的一端设置有供水泵和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三管道靠近所述沉淀箱的一端设置有第七管阀;
所述沉淀箱通过第四管道与MBR膜生物反应器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管阀、回流泵、第四管阀、第五管阀;
所述第四管道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接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阀和第二关阀之间,所述第五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相连接的一端设置于第四管阀和第五管阀之间,且所述第五管道上还设置有第六管阀。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盘、第六管道以及风机,所述曝气盘安装于所述培养箱的底部,所述曝气盘和所述风机之间连接有第六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恒温箱还安装有定时器,为所述恒温箱定时,便于所述恒温箱的更换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恒温箱的温度调节范围在5-2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阀与所述恒温箱之间安装有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菌群流量控制阀,使菌群在所述培养箱和所述沉淀箱之间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管阀为旁通管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阀为污泥回流流量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箱内设置有斜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菌群耐冷驯化器适用于寒冷地区的使用耐冷菌群的热管型MBR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将培养箱2和沉淀箱3放入到恒温箱1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对混合菌群的进行驯化,以培养出适合在寒冷地区使用的活性污泥。
2)培养箱2和沉淀箱3通过第一管道4连接,使混合菌群标准液在培养箱2和沉淀箱3中循环,以提高活性污泥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6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