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线棒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5013.4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1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16 | 分类号: | B21D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线棒 导向定位座 成型部 底板 升降机构 滑槽 成型装置 安装架 弯曲部 底座 垂直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顶部安装 一步成型 垂直的 圆筒面 凹陷 压型 有压 成型 支撑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线棒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机构、顶板、底板、压型组件、导向定位座以及圆筒,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到一顶板上,顶板上安装有压型组件,在底板上安装通过第一安装架安装有圆筒,在底板上安装通过第二安装架安装有导向定位座,导向定位座靠近圆筒面凹陷形成一滑槽,滑槽仅供与圆筒垂直的拉线棒原料成型部插入,在对拉线棒原料进行第一步成型时,首先将拉线棒原料的弯曲部支撑在圆筒上,使得拉线棒成型部能插入到导向定位座的滑槽内,即可保证拉线棒成型部与圆筒是垂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执行步骤1中会出现成型部不与圆筒垂直而导致得到的成型部长度差异且弯曲部形状和尺寸不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线棒加工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拉线棒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拉线棒成型技术中一般分为三个步骤成型:
步骤1:将拉线棒原料放入成型模具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将拉线棒原料分为连接部、弯曲部以及成型部;
步骤2:将第一步得到的拉线棒原料放入模具中,使得拉线棒原料的成型部向着拉线棒原料的连接部靠近,即图3的状态;
步骤3:将第二步得到的拉线棒原料放入模具中,使得拉线棒原料的成型部进一步的靠近拉线棒原料的连接部,从而使得拉线棒原料形成像如图4的P型形状;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4430003 U,授权公告日为2015.07.0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拉线棒模具,包括圆筒,圆筒用于支撑拉线棒的弯曲部,该方案实现了拉线棒的成型,但是在将拉线棒原料放入拉线棒模具进行步骤1的过程中,深度调节板无法保证拉线棒原料与顶板的中心线平行,需要工人根据经验来调节,但是人为的调节拉线棒原料的位置是会存在误差的,这样得到的步骤1状态下的拉线棒原料,特别是在步骤1执行前拉线棒的成型部不会与圆筒中心线垂直,因此导致弯曲部弯曲后形状不是预期的,同时步骤1得到的成型部的长度也不是预期的,会影响到后面的步骤加工出来的拉线棒质量,误差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拉线棒无法成型,从而导致拉线棒原料报废,而浪费原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拉线棒成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执行步骤1中会出现成型部不与圆筒垂直而导致得到的成型部长度差异且弯曲部形状和尺寸不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拉线棒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机构、顶板、底板、压型组件、导向定位座以及圆筒,所述底座安装在地面上,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到一顶板上,顶板位于水平面上,顶板上安装有压型组件,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底板,底板位于压型组件的正下方;在底板上安装通过第一安装架安装有圆筒,圆筒位于水平方向上,在底板上安装通过第二安装架安装有导向定位座,导向定位座位于圆筒一侧,导向定位座靠近圆筒面凹陷形成一滑槽,滑槽仅供与圆筒垂直的拉线棒原料成型部插入,圆筒用于支撑拉线棒原料弯曲部,导向定位座不阻挡成型部以圆筒中心线为旋转中心向下旋转。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对拉线棒原料进行第一步成型时,首先将拉线棒原料的弯曲部支撑在圆筒上,然后调整拉线棒原料的连接部以及弯曲部的位置使得拉线棒成型部能插入到导向定位座的滑槽内,由于滑槽仅供与圆筒垂直的拉线棒原料成型部插入,即可保证在进行拉线棒成型的第一步中拉线棒成型部与圆筒是垂直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执行步骤1中会出现成型部不与圆筒垂直而导致得到的成型部长度差异且弯曲部形状和尺寸不一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在拉线棒加工的第一步过程中工人需要不断的调整拉线棒的位置使得拉线棒与圆筒垂直,从而减轻了工人的负担,也提高了后续加工出来拉线棒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50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器折弯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变截面汽车板簧轧制加工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