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力沉降室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2904.4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1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必春;刘家斌;刘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祥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4319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旋风分离器 重力沉降室 尾气 固定杆 支撑柱 滤网 穿过 本实用新型 底部连接 颗粒移动 壳体底壁 滤网过滤 内部固定 内腔底壁 双重分离 向下移动 出料管 出气管 大惯性 内侧壁 牵引杆 尾气管 脱离 流出 体内 延伸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力沉降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重力沉降室,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底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端穿过固定杆并延伸至壳体底壁的旋风分离器。该重力沉降室,通过设置旋风分离器,当尾气从尾气管进入到旋风分离器内造成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颗粒甩向旋风分离器内侧壁上,颗粒从而向下移动,即可实现一次脱离,没有脱离的颗粒和尾气从出气管流入到壳体内,当尾气与滤网接触时,尾气从滤网流过,被滤网过滤掉的颗粒则顺着壳体底部连接的牵引杆移动,颗粒移动到壳体底部时,即可从出料管流出,达到了尾气带着颗粒穿过壳体时双重分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力沉降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力沉降室。
背景技术
重力沉降室是利用重力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自然沉降的除尘装置,其机理为含尘气流进入沉降室后,由于扩大了流动截面积而使得气流速度大大降低,使较重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灰斗沉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重力沉降室,大部分都是利用颗粒比空气重,从而下沉来达到分离的目的,但这种分离的效果较差,故而提出一种重力沉降室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力沉降室,具备分离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分离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力沉降室,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底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端穿过固定杆并延伸至壳体底壁的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连通有第一下料口,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壳体内部的支撑杆,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左侧连通有一端穿过支撑杆并延伸至壳体外部的尾气管,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旋风分离器内部的拦截块,所述壳体内腔的顶壁与底壁均固定安装有牵引杆,两个所述牵引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壳体的内腔底壁连通有位于旋风分离器右侧的出料管,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牵引杆右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拦截网,所述壳体的内腔底壁连通有位于安装板下方的第二下料口,所述壳体的右侧连通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数量有两个,且固定杆呈对称分布在支撑柱的右侧,固定杆的顶部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孔径与旋风分离器位于壳体内部的直径相匹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牵引杆均呈倾斜设计,且两个所述牵引杆倾斜的角度均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安装孔呈等距离分布在安装板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孔径与尾气管的直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可为不锈钢,且安装板的底部呈倾斜状,安装板的厚度不小于一厘米。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力沉降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祥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祥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2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高效清洁投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