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自承式钢丝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9368.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3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毋佳昆;郜新利;罗艳玲;毋辛羽;李红军;张岩;毋海泉;王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昊宝丰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4;H01B7/18;H01B7/22;H01B7/29;H01B7/295;H01B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绳 绝缘层 承载 布线槽 钢绞线 绝缘层外表面 电缆 自承式钢丝 导电组 碳纤管 包覆 均布 缆芯 碳纤 环绕 电缆架设 数量一致 有效实现 对重物 护套层 | ||
本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自承式钢丝电缆,包括缆芯、绝缘层、玻璃纤维绳、第一碳纤管、第二碳纤管、钢绞线及护套层,缆芯至少两条,环绕玻璃纤维绳包覆在玻璃纤维绳外并构成导电组,绝缘层包覆在导电组外,且绝缘层厚度不低于3毫米,绝缘层外表面均布至少两条环绕玻璃纤维绳轴线均布的布线槽,第一碳纤管包覆在钢绞线外并构成承载组,承载组数量与布线槽数量一致,且每个布线槽内均设一个承载组,第二碳纤管包覆在各承载组及绝缘层外表面。本新型一方面避免电缆架设时需要额外辅助钢绞线等结构进行强化定位,另一方面可有效实现通过电缆直接对重物进行承载定位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结构,确切地说是一种多功能自承式钢丝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使用中,由于电缆自身结构强度相对较差,尤其是抗拉承载能力不足,因此一方面造成电缆在建设中,往往需要借助钢绞线、电缆卡等设备进行辅助定位,从而极大的增加了电缆架设作业的劳动强度和成本,另一方面当需要对自重较大且需要悬空状态设备进行供电作业时,往往需要在通过电缆进行供电的同时,通过基于钢绞线的起吊设备进行承载定位,从而导致了该类悬空定位运行设备调节定位用的起吊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使用及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同时还极易造成起吊用钢绞线易与供电电缆间相互摩擦而导致电缆结构受损,从而严重影响悬空作业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这一问题,当前主要的作法是为电缆外表面或在电缆绝缘层内集成一条或多条用于提高抗拉能力的钢绞线,虽然这种方式可一定程度提高电缆的抗拉能力,但一方面导致电缆的自重相对较大,弯曲性能受到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电缆运行中,由于电磁效应和外部热腐蚀因素,极易导致钢绞线升温严重,从而严重影响了电缆的抗高温能力。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具备较大承载能力及抗拉能力的电缆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自承式钢丝电缆,该新型较传统的物探电缆,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绝缘能力、抗弯曲形变能力、耐磨损能力好及自重小的优点,可极大的提高电缆自身的抗拉能力和承载能力,有效实现电缆在进行电能输送的同时,一方面避免电缆架设时需要额外辅助钢绞线等结构进行强化定位,从而极大的降低电缆架设作业的劳动强度和成本,另一方面可有效实现通过电缆直接对重物进行承载定位的需要,避免传动对自重较大用电设备起到作业时同时需要电缆和承载钢绞线,从而极大的简化了起吊设备的结构,提高了起吊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并降低了起吊设备的使用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自承式钢丝电缆,包括缆芯、绝缘层、玻璃纤维绳、第一碳纤管、第二碳纤管、钢绞线及护套层,缆芯至少两条,环绕玻璃纤维绳包覆在玻璃纤维绳外并构成导电组,绝缘层包覆在导电组外,且绝缘层厚度不低于3毫米,绝缘层外表面均布至少两条环绕玻璃纤维绳轴线均布的布线槽,布线槽轴线与玻璃纤维绳轴线呈0°—60°夹角,第一碳纤管包覆在钢绞线外并构成承载组,承载组数量与布线槽数量一致,且每个布线槽内均设一个承载组,承载组1/3—2/3部分嵌于布线槽内并与布线槽同轴分布,第二碳纤管包覆在各承载组及绝缘层外表面,且所述的第二碳纤管厚度不低于1毫米,护套层包覆在第一碳纤管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缆芯之间及缆芯与玻璃纤维绳相互平行分布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缆芯之间相互绞合并包覆在玻璃纤维绳外侧,且所述的缆芯轴线与玻璃纤维绳轴线呈30°—6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碳纤管与绝缘层之间设芳纶纱绕包带,且所述的芳纶纱绕包带至少两层,总厚度不大于5毫米,相邻两层芳纶纱绕包带的缠绕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的布线槽横断面为“凵”字型、“U”字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且布线槽深度为绝缘层厚度的1/4—1/3。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绞线外表面另设一层电磁屏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昊宝丰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昊宝丰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9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500℃高温电缆
- 下一篇:一种低烟无卤辐照环保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