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7592.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5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博;于喜奎;林鹏;左林玄;庄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15/00 | 分类号: | F28D15/00;F28F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王子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汇集器 扩散器 冷流体 热流体 壳体 热交换器 腔内 芯体 连通 隔离机构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的壳体,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热流体扩散器和冷流体汇集器,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热流体汇集器和冷流体扩散器;其中,热流体扩散器和热流体汇集器均与第一腔连通,冷流体汇集器和冷流体扩散器均与第二腔连通;第一腔内设置有第一芯体,第二腔内设置有第二芯体,且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设置有隔离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热交换器包括常规热交换器和微小通道热交换器。常规热交换器采用翅片式或管壳式结构,受自身结构形式和冷热流体对流热交换特点,对于高功率大热流的换热需求,需要增大换热面积,换热器体积和重量过大,导致飞机难以承受其重量和体积代价,使得其应用严重受限;微小通道热交换器体积较小,但由于冷却流道换热面积较小,为提高换热效率需增大进口压力,能耗代价大,且其大压降特点对现有飞机系统设计影响较大,导致其应用前景不容乐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热流体扩散器和冷流体汇集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热流体汇集器和冷流体扩散器;其中,所述热流体扩散器和所述热流体汇集器均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冷流体汇集器和所述冷流体扩散器均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一腔内设置有第一芯体,所述第二腔内设置有第二芯体,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设置有隔离机构。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流体扩散器上设置有热流体进口,所述热流体汇集器上设置有热流体出口;所述冷流体扩散器上设置有冷流体进口,所述冷流体汇集器上设置有冷流体出口。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芯体和所述第二芯体均由高导热材料制成。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相对于所述隔离机构对称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相对于所述隔离机构非对称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器中,采用定向高导热碳材料作为换热器芯体,利用材料高热导率定向可设计性,以及耐高温、密度小、易加工等优点,作为高导热层取代冷却流道,从而使热交换器具有轻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针对热边与冷边设计成对称或非对称结构热交换器,采用固体快速热传导传递热量,有效降低流阻,换热速度快,可以减少热交换器热量疏导过程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器的侧视图。
其中:
10、壳体;11、第一腔;12、第二腔;13、热流体扩散器;14、冷流体汇集器;15、热流体汇集器;16、冷流体扩散器;21、第一芯体;22、第二芯体;30、隔离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75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清洗的板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超导热芯体